《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薛畅敏

薛畅敏(贵州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中图分类号】R39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84-02

【摘要】《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针对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也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们的教学应如何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改变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各学科间在相互渗透,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新型的高素质技能型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笔者谈一些自己在教学上的体会。

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门课免疫学部分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微生物部分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记,尽管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疲惫。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她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启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经常采用指导性和启发式教学,把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围绕问题以解答的方式授课[1]。例如在讲授绪言课时,最先给学生解释的内容就是“微生物”,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向学生提问,如动、植物尸体为什么会腐烂?将食品储藏于冰箱在短时间内为什么不会变质?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分别由什么引起的?在讲免疫学部分时,提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如何发生的?乙型肝炎如何预防等?再对上述提问予以简单、扼要的回答,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到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学习上。如在讲解破伤风梭菌时,充分利用幻灯片让学生观看破伤风典型的临床体征,让学生对破伤风有个大体的认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情况可能得破伤风?如何防治?学生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把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产生的效果是传统的教学形式不能达到的。CAI课件具有直观性好,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等特点,而且能很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可以讲授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化深奥为简易,化抽象为具体[2]。如讲解病原微生物个论部分,各种病原体的形态结构仅靠文字讲解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提供大量直观的图片,使同学们对各类微生物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增强记忆。在讲解抗原提呈细胞时,可用几幅带有动画效果的画面,通过颜色和不同画面出现的时间差的变化,比较形象地把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及提呈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成生动的画面,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还能强化学生对所授内容的记忆,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给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在讲解免疫学这部分内容时,概念多、抽象、理论深奥、不易理解,因此,指导学习方法是必需的,对帮助学生学好免疫学这章非常重要[3]。首先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把问题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住相应的知识。其次要求学生上课做好笔记。学生做好笔记,容易把握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还要求学生边听边在重点部分做符号,重点内容重点记,一般内容略记。另外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因免疫学内容抽象,要理解的内容多,如不及时复习就轻易忘记,就理不清其内在逻辑关系。及时的进行复习,前边所学的内容掌握了,为后边的内容理解就打下了基础。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4重视实验课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内容在理论课上难以讲清楚,有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现象和结果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课上的内容。如细菌代谢产物的观察、细菌的人工培养、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等,使上述各节的理论内容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操作和示教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使理论课上无法完成的内容在实验课上完成。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帮助不大。我大胆尝试变“实验教学”为“实践教学,将实验室实验教学引向社会实践性教学。如蠕虫卵检查,我把学生从实验室带到了幼儿园,给小朋友做虫卵的标本采集,这种实验性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热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技能型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黎志东,徐志凯,李元.启发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山西医学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4):312-313.

[2]程桂芝,郗雪艳,马杰.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319-320.

[3]樊晓晖,杨海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