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黄凤林

(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水利管理服务站江苏泰州225500)

摘要:农村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农村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建设,抓好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饮用水的安全,是保证水利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就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姜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之间,全区以贯穿东西的328国道为界分两个地区,系两大水系。其中老328国道以南为通南高沙土地区,属长江水系,老328国道以北为里下河地区,属淮河水系。经过多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田的挡、排、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我区水利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工程、乡镇防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工程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小型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从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因此为努力推进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1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关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第一,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的需求,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能够保证既能为农民提供便捷而充足的生活用水,还能为农田提供灌溉水。从而保证了农村的生活,为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第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保证农村安全的重要措施,水能养物,亦能害物,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节,防止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导致河水满溢,对农田以及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具有必要性。

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上逐渐增加了投资力度,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难以满足广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农村水利建设主要靠国家和省、市投入,投资增幅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对水的现实需求。另外在过去的管理体制中,企事业单位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模式太过粗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难以达到标准。(1)在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管理工作中,缺乏统一的制度和规范,导致采取管理措施无法可依,无章可循。(2)在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出现了大量的恶性竞争,扰乱了建设秩序,另外,在对建设施工人员、材料、安全等进行管理中出现疏忽,导致我国农村水利建设进度慢。除此之外,我国的农村水利建设在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着主要问题,水质差,污染严重,饮水不合规范,难以进行净化,因为饮水而致病的机率在逐渐增多。(3)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不力,在一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施工不到位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隐患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会对建设单位造成损失。(4)经费紧张,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建设期短、收效快、设备简单,而且一部分项目的融资由地方负担,在地方财政刚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多、资金较紧张的前提下,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建设方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投入。

3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提高基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由于农村水利工程具有地形复杂和地质多变的特征,想要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关键问题就是要提高基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从思想意识方面,施工单位要通过思想教育促进施工人员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使得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从而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以施工质量为核心,最大化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在专业技术方面,施工单位重视水利工程施工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并积极学习与借鉴目前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从而保障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另外,施工单位可以建立责任制,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分工明确,并积极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引导

单靠县水利部门一家是很难组织起来的,要靠上级水利部门、县乡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措施到位,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兴修水利热情,才能保障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有效开展。在进行农村水利工程监督的过程中,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出监督和引导作用,要明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以及各个单位与部门的职责,并在政府的统一引导下,各个部门共同协作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合力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3.3水利工程质量是关键

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不仅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3.3.1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为了使得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施工合同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标准,施工单位要重视建设方和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等三方管理责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和监督以及查验,从而实现以规范的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最后,施工单位要重视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并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监理制,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督施工方严格按照相关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建设,并在施工过程中,建设方和施工方以及监理方要互相配合,从而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让工程持久发挥效益,始终把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作为核心环节来抓。质量是生命,管理出效益。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把抓项目、抓管理、抓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作为搞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为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

3.3.2严把材料质量关

提高施工质量离不开对原材料的使用,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采购人员要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在责任心和修养方面都要优秀。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之前,必须要对市场做好调研,利用多种渠道对原材料的信息进行掌握,在对商家进行选择时,需要选择供货信誉高的商家,当材料购进之后,施工部门的材料巡检员要对材料进行检验,保证各条件都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将其用于施工之中,对于以次充好,不符合建筑要求的材料要杜绝使用,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4搞活投入机制,实现双赢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靠灵活的机制,靠政府包是包不过来的。只有通过投融资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才能使水利设施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要实现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改革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水利建设投资的多元化。

4结语

农村水利工程是整个农业发展的重点,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过程。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定相应管理政策,让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走上健康稳步发展的道路。同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质量是水利工程生命”的理念,在任何时期、任何环境下都不能松懈;加强对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夯实农村水利的技术班子;并通过政府决策、市场参与的方式,使我区农村水利工程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标准。在水利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和资金投入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艳.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114.

[2]王兴民.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4,0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