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幼儿教育幼儿化的合理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治理幼儿教育幼儿化的合理路径

简慕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天熠幼儿园广东佛山528305

摘要:在现代人才培养体系中,幼儿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也呈现出新的授课需求,但是幼教体系缺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通过在幼儿教育中融入真正的幼教元素,可以助力幼儿教育提档升级。适当的幼儿教育对于幼儿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幼儿教师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路线,满足现代幼儿教育发展需求,实现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教治理

在现代多元社会文化体系下,幼儿教育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一方面幼儿思想日趋多样,对于创新性教育有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倾向,将真正的幼教元素融入到幼儿教育体系中,对于提升幼儿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路线,满足新时期幼儿的教育需求[1]。

一、导致现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因素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幼儿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处理信息的质量与速度。在学习中缺乏信息筛选也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导致幼儿教学难以畅达的原因所在。在常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进行地加工与处理,而非我们常见的全盘接受,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2]。幼儿教育发展的创新性体现在理念的创新与方式的前瞻上,也就是在发展中审时度势,将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相结合,让幼儿教育成为沟通幼儿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桥梁,但是就目前幼儿教育发展而言,很多幼教工作者错误的理解了这样的概念,导致了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难以用理念来指导学科的发展。

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策略

在幼儿教育中,要避免并治理小学化的倾向出现,幼儿思想认知教育是重要的内容,如何提升思想认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幼儿更深刻的领会其中的知识内涵,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现代幼儿思想认知教育面临新的形势,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有待深入探索,寻求科学的教育方式。

(一)注重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引领作用

在开展幼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在现代社会体系中,文化是教育的精髓,而且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幼儿虽然接受了很多知识,但是由于途径和来源比较分散,很难构建起现代知识体系[3]。对于此,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组织整理,为幼儿提供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让幼儿真正融入到文化体系中来,通过有脉络、有架构的系统学习,提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领悟能力,进而结合现代生活,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幼儿思想认知教育综合效果,真正实现幼教目标,避免急功近利的小学化教育情况出现。

(二)优化幼儿教育结构

要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出现,必须明白幼儿教育的原则,优化幼儿教育结构。幼儿教学的根本原则在于提升幼儿的能力水平,尤其在幼儿的学习中更要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优化教育结构,从知识、实践、活动、研修等方面合理规划比重,让幼儿在综合发展的同时,关注自身的问题与优势,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发展。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结构,我们需要在满足教学需求同时,提高教师与幼儿对于教育内涵的理解,明确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与吸收,应有个人意志存在其中,并能够在深化教学内涵的同时,提高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对教学工作进行重现解读,在理念层面把握教学的基本原则,拓展教学范围,为幼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现代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到治理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重要意义,积极创新教育思路和教学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构建现代幼儿思想认知教育体系,提升教学效果,满足“互联网+”时代幼儿主体对教育的新需求,构建科学、有效、合理的现代教育体系,提升幼儿教育综合效能。

参考文献:

[1]孙淑萍.简议幼儿教育幼儿化的治理途径[J].学周刊,2018(21):177-178.

[2]李宏慧.幼儿教育幼儿化倾向的现状及策略[J].学周刊,2018(20):174-175.

[3]王亦楠.对幼儿教育“幼儿化”说不[N].本溪日报,2018-05-04(006).

[4]郭法奇.重新认识幼儿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0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