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

黄达

广西北海忠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36007

摘要: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各环节中,预算审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预算审核的成效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本文将就预算审核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来加强预算审核,以有效管理工程造价。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该行业也逐渐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越来越重视。而在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中,预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工程预算是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文件,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发包双方的利益,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预算往往并不总是能够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因此要开展预算审核,以促进预算的科学化。

一、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1、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的误差主要可以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其中正误差是指工程预算中对于工程量的计算超出实际值,而负误差则指在工程预算中,对于工程量的计算低于实际值。在工程预算中,工程量的计算超出实际值,即存在正误差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土方实际施工高度,小于设计高度,但在计算时并不是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的,而是以设计图为基础;在对墙体工程量进行计算时,圈梁、过梁等所占的体积并未扣除,柱、梁、板等基础T型交接处的受力筋重复计算;楼地面孔洞、地沟等在计算时,如果不予以扣除,也将导致正误差的出现;此外,计算钢筋时,不扣保护层等都是原因。而出现负误差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在计算工程量时,完全按照理论尺寸展开,从而造成一些项目的遗漏。因此,对于工程量的审核,应该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一方面,要分清计算范围,厘清混凝土工程中柱与梁、主梁与次梁的划分;另一方面,要仔细审核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相符,避免发生计算错误。

2、套用单价的审核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定额是由权威机构颁发的固定标准,其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其内容和形式,计算单位和数量标准来进行,不得随意变动,而预算审核就需要对套用单价的情况进行审核,以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对于直接套用的定额单价,在审核时,首先要重点审查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与设计文件中的要求是否一致,如混凝土标号、构件断面、地坑、地槽、土方、装饰工程等;其次,由于许多工程均存在总包和分包的情况,在预算综合定额时,易出现重复套用的情况,综合费项目内容与定额内容重复,因此要审查项目是否存在重复套用、多重计算的问题,如预制构件的铁件、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设施等,这些项目只可计算一次,不可重复套用;此外,还要审核套用最高限价的定额材料时是否发生计算错误,如果材料价格未超过最高限价,则以预算价计入直接费,按实记补价差,如果材料价格超过最高限价,则以最高限价计入直接费,按实记补价差。在对换算的定额单价进行审核时,要保证换算单价的准确性,要审核换算内容是否明确,如是机械中的部分还是全部进行换算的,或者是定额中的材料还是人工进行换算的,另外对于换算所采用的系数和相应的换算方法也应进行审核,防止随意采用,导致预算不够精确。而在对补充的定额单价进行审核时,要重点审查编制依据是否合理,编制的方法是否科学,同时也要审查最终形成的单价,如机械台班单价、人工工日单价和材料预算价值等是合理科学的。

3、费用的审核

对于费用的审核,在预算审核中,要严格按照工程造价部门所实施的有关规定及文件确定取费费率,同时结合相关设计文件、招标文件等。预算审核中,对于费用的审核,首要任务是,确保取费文件的有效性,同时要判断取费表是否与工程实际相符,将预算中的费用费率、价差的调整材料与文件规定进行对比,审查其是否合规,最后还要对取费基础进行审核,检查其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为基础的。

二、加强预算审核的主要措施

1、树立正确的预算审核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预算审核中,由于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不重视预算审核、或者不能完全了解预算审核的作用,认为预算已经是对工程造价进行了控制,再增加预算审核是浪费人力,从而导致预算审核不能够发挥其完整的作用,对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树立正确的预算审核意识,要尽快的认识到工程预算审核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审核工作与财务计划也并非等同,只要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将这些问题意识到,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就会在企业内部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认识到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及其重要的。此外,工程预算部门乃至企业的全体员工,均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员工正确的认识预算审核工作,从而使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

2、完善预算审核体系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规定“初步设计要有概算,施工图设计要有预算,工程竣工要有决算”,在每一个阶段还规定了相应的审核制度,但多数企业在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体制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如缺乏制约机制、奖罚机制和责任承担机制等,使得实际工作中,许多建筑工程仍然存在着超支现象,对此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断完善工程预算审核体制,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建设法规,规范建筑市场,建立起发包方、承包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工程预算制约机制,完善上述几方面的工程预算审核责任分担体系。而建筑企业行政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根据工程预算特点对预算审核机制予以合理制定,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监督的内容和重点,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审核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审核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审核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审核形同虚设。在审核中,发现超预算或虚假的预算情况,要进行严格的审查。详细审核工程量、套价、取费、材料价差等方面内容,并重新核算工程量与材料费用,保证建筑工程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弄虚作假的情况。

3、提升预算审核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的预算审核人员,是预算审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对预算审核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预算审核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业务素质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的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强化员工的水平和技术培训,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开展,不断的鼓励预算审核人员切身参与其中,注意自身知识体系结构的更新、岗位责任意识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能够更好的胜任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工作。此外,要将预算审核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培训成绩、工程预算质量相挂钩,激发预算审核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4、进一步改良预算审核方法

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和分析对比审核法三类,其中全面审核法,是由审核人以施工图为基础,计算工程量,重新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定额或单位定价表逐项核实审核对象的单价,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大,而且本质上是一种重复劳动;重点审核法,对于审核范围是有侧重的,主要选择施工图中投资较大的分项工程量,而对于投资较小的分项工程量则相对较为忽视,这种审核方法也属重复劳动的范畴。而分析对比审核法,则是在分析工程预算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的工程造价和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与审核的预算进行对比,进而发现不符合造价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项目进行重点审核,探求相关原因。在预算审核中,不断改良预算审核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果。

三、结语

工程造价的高低,对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而预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工程预算的质量和准确性,就需要加强预算审核,避免其走过场,要真正起到发现问题,控制造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祚珍.论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

[2]张鸿.探析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方法与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