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的宗教信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东乡族的宗教信仰

李秋杉

李秋杉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B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344-02

摘要:东乡族是我国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在东乡族形成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影响

一、东乡族概况

东乡族是我国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和周边的县区等地。在解放前,东乡族并不被承认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他们被称为“东乡回回”或者“东乡蒙古”,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不仅以东乡人民的意愿将其族名定为东乡族,而且在东乡地区成立了县一级的东乡族自治区,1954年改为自治县。

东乡族在过去有“撒尔塔”、“桑塔”或者“撒塔”的自称,撒尔塔原意为“商贾”,东乡人认为撒尔塔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撒尔塔”泛指13世纪左右居住在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主要是波斯人、色目人以及少部分突厥人,他们多以商业为主要经济方式。在成吉思汗收服中亚一代以后,其中一部分人参军后被成吉思汗作为驻屯军留在东乡地区,并渐渐与当地的汉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东乡族。他们信仰由其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带过来的伊斯兰教。

东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他们通用的语言是东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的许多词汇都与蒙古语基本相同或者相似,词汇中还有一部分受到突厥语以及汉语的影响。在今天,汉语以及汉字也成为了东乡族的通用文字。

二、伊斯兰教的发展与传播

在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名族共有十个,被统称为穆斯林民族,即回族、东乡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撒拉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保安族、柯尔克孜族。

“唐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大食军队受邀协助唐朝镇压安禄山的反叛。这支大食援军是由阿拉伯和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人组成,叛乱平定后,这支大食援军的大部分人留居长安。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有伊斯兰教徒之始,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之始。”[5]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大批来自南洋的伊斯兰教徒移居至中国,而且还有大量的汉族人也开始信仰伊斯兰教,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徒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明朝时来中原传教的教徒大多都在甘肃、宁夏等西北边疆地区传教,东乡地区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接受伊斯兰教的。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大概有四十多个伊斯兰教的智者到西北一代传教,其中以哈木则为首的十四个人在东乡地区进行传教活动。杨建新先生在《东乡族简史》中说:“明代有关河州的文献,多未提到伊斯兰教的问题,反倒有不少关于佛教在这里活动的记载。明代人吴桢编的《河州志》中说“河州‘人性淳笃,颇熏礼仪,勤于务农,安于差役—婚不论财,丧俱作佛’,‘尚劲悍,习弓马,颇尚浮屠,不崇黄老。’”清康熙时修的《河州志》对伊斯兰教也很少提到。这些情况反映出,在这段时期内,伊斯兰教在河州,包括在东乡地区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自康熙后期伊斯兰教中的不同教派及门宦传入和建立起来以后,伊斯兰教进一步与当地的政治斗争与经济生活结合起来了,遂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重大影响和作用,成为社会生活中突出的现象,这方面的记载也就多了起来。”[1]

17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苏菲主义的传播和苏菲派传教士陆续东来,从甘、宁、青地区出现以教团式苏菲主义号召和组织起来的第一批信徒,从而拉开了回族等伊斯兰教教派明显开始分化的序幕。随之日益发展起来的一个个具有‘门户’和‘门宦’双重特点的甘青宁式苏菲主义派别,则宣告回族等地区长期具有统一形式的伊斯兰教开始明显分化。”[7]清朝初年,伊斯兰教在西北地区分化为了三大教派、四大门宦以及四十多个分支,这些教派在东乡族都有一定数量的信徒。因此,在中国伊斯兰教教派发展史上,东乡族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三、伊斯兰教对东乡族的影响

伊斯兰教不仅在东乡族形成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马通先生认为“东乡族与伊斯兰教的联系,虽然和回族与伊斯兰教的联系,有共同之处,而且两个民族形成的时间也大致相同,但它没有回族与伊斯兰教的联系密切。东乡族一开始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聚居在一个共同的区域里,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8]

首先,东乡族群众的姓名有着浓郁的民族特点。起初东乡族的先民撒尔塔人是没有姓的,后来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就用本族人名的首音或者尾音作为姓氏,穆斯林人民多姓马,就是取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首音“穆”的谐音。现代的东乡族人一般都有两个名字,汉名和经名。经名就是伊斯兰教教名,是由阿訇从《古兰经》中选取的,也可以以伊斯兰教的圣贤名为名,或者以伊斯兰教历的贵重日子、月份为名。

其次,东乡族的服饰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最近几十年变化较大,并且与回族的服饰有着相似之处。传统的东乡族男子一般都戴着白或黑色的无沿软帽,他们多穿宽大的长袍并束宽腰带,在腰带上挂鼻烟壶、小刀等饰物,通常不留长发但是习惯蓄胡须。女子都要戴丝绸质地的盖头遮住头发,只露出脸部。少女和新婚女子戴绿绸缎,已婚中年女子戴黑色的盖头,老年妇女戴白盖头。现今一些参加工作的妇女为了方便已经不戴盖头了,用白色的帽子替代。

另外,由于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东乡族的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拱北建筑三种。其中清真寺建筑是东乡族的宗教建筑,一般设计为礼拜堂在中间,水堂和经堂在两边的布局。清真寺的大门口建宣礼塔,大殿的建筑风格大多为中国宫殿式风格,也有阿拉伯式圆拱建筑以及中阿合璧式建筑。拱北建筑通常都建在偏僻的人烟稀少之处,建筑中会采用木雕彩绘等工艺,先用砖砌一个长方形的“拱子”然后在上面盖一座墓亭,有圆形、四角形、五角形等形状,一般建成二层或者三层。

东乡族的婚姻也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东乡族的传统婚姻遵循“家伍之命、找赤(媒人)之言”,意为婚姻不是两家的私事,而是家伍的公事,家伍成员有权利和义务来决定操控年轻人的婚姻过程。“宗教对东乡族婚姻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伊斯兰教对婚姻的态度和主张上。这些主张主要有:1.结婚是主命。《古兰经》中说:‘他的一种迹象是:他从你们的同类中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她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跃,互相怜恤。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30:21)。2.结婚是重先知的行为即圣行。圣训:‘四件事是众先知的行为:‘知耻、用香料、刷牙和结婚’;‘今世最好的财富是善良、清廉的妻子’。3.反对绝对的禁欲和独身。”[3]所以在东乡族的婚姻活动中,父母早早便给子女定亲,男女在婚前不能见面交谈。在结婚当天,要请阿訇念过“尼卡哈”经征婚后婚姻才能被承认。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由的婚恋习俗也渐渐的盛行起来。另外,东乡族的穆斯林教徒遵循宗教内婚制,将配偶的选择范围规定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当中,有少数非穆斯林教徒与穆斯林教徒结婚,也要求非穆斯林群众“随教”。

四、东乡族的节日

东乡族的三大节日都来源于伊斯兰教,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在开斋节这一天,人们大清早就要起来打扫卫生,到清真寺去做礼拜,并且去墓地念经祈祷,悼念亡灵。为了表示庆祝,家家户户都会煮牛羊肉,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并且互相馈赠,以示祝愿。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又被称为宰牲节,东乡族人称之为“阿也”,这是东乡语节日的意思。这个节日起源于先知易卜拉欣为了真神安拉愿意牺牲自己的儿子,感动了安拉并以一只黑羊代替了祭品。古阿拉伯人根据这一传说每年都宰杀牲畜献祭,伊斯兰教继承了这一习俗,所以在这一天,各家都会宰牛、宰羊。圣纪节是穆斯林民族纪念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节日,一般在清真寺举办。此外还有期待五谷丰登的粮食节,这是东乡族的传统宗教节日,即伊斯兰教的阿术拉节。东乡族也过元宵节,“在正月十五的夜晚青少年们手举火把,跑出村庄,在山野上奔跑。一个个大火把排成长龙,在茫茫夜色中翻腾飞舞,非常壮观。据东乡族的传说,火色越红,来年的小麦和胡麻就越会大丰收。”[9]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东乡族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宗教信仰由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渐渐向多元化发展,东乡族的观念和风尚也出现了变化,更多的青年女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各个家庭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纷纷送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东乡族人民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建新,东乡族简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杨建新,关于东乡族的族源与形成[J],民族出版社,2006(7).

[3]陈其斌,东乡社会研究[M],2006(7).

[4]马志勇,东乡族源[M],2004(7).

[5]陈其斌,周鸿锵: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初探—以东乡族为例[J],社科纵横,2007(6).

[6]刘玉民,马志勇:大西北的东乡族[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李兴华等,《中国伊斯兰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马通,《浅谈东乡族族源与伊斯兰教》[M],1981.

[9]明伟,《河州之东的民族—东乡族》[J],中国民族教育,2008(6).

[10]马自祥,《东乡族》[M],民族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李秋衫(1989—),女,汉族,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