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浅析

陈诗斌

湖南省衡南县栗江镇檀市中学陈诗斌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也被人们越发重视。而在初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是重中之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传承的核心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推进,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程度逐渐减少,导致当下很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减少。因此,需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措施进行探讨、解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载体。根据相关记载,古诗词文化巅峰的时期是我国的唐宋时期,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国开始盛行诗词交流文化,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古诗词在我国历史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在当下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想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离不开古诗词教学。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文学知识,还能通过古诗词中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应重视在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下是关于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朗读古诗词,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在进行古诗词的创作中,作者一般都会运用押韵的手法,使得整首古诗词极具韵律,每首古诗词的每一句都具有节奏性,平仄分明、抑扬顿挫,使得在朗读中会让人感觉到圆润、流畅的感觉。因此,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会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传统文化之美。学生在进行诗词朗读时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和辅助,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有感情、有技巧的阅读感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一下作者苏轼在进行创作时的情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度剖析,之后指导学生关于朗读的技巧,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作品的文化魅力

二、创设情境,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古诗词中的意境就是作者进行作品创作时将客物镜、环境与自己的主观思想、情意结合在一起之后所构建出的一种情境。每一首古诗词的意境都是唯美且富有含义的,而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只要掌握诗词的意境、情境,就可以将这首诗词“吃透”。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的真正含义,还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时,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来学生感悟历史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让学生闭上双眼去感悟这首诗的情境,之后让学生描述自己所体会到的情境画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可以事先利用网络搜集关于诗词意境的影像资料,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投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学情景之中,让学生通过古诗情境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三、深度挖掘,体会传统文化内容精髓

要想将有效地将文化传统教育渗透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就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设计,引导学生对于每首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时代、和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度剖析、挖掘。比如在进行《水调歌头》的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讲解这首诗歌是作者苏轼在自己仕途不顺利的情况下有感而发创作的,并且教师要为学生介绍以下苏轼的人生背景、经历,作者苏轼的一生都比较坎坷,经历过各种磨难困惑,特别是苏轼在政治道路上的才能无处可用,所以苏轼经常会通过创作诗词来进行倾诉。除此之外,苏轼在历经各种磨难之后已经产生归隐的想法,想回到田间,过上那种安稳舒适、恬静的生活,从而找回自己自由的灵魂。而诗词中的最后一句作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着句话更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情人浓浓的思念之情,并把自己的对家人的思念、祝福寄托给了明月,并对自己进行鼓励,希望自己还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世间的人情世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对相关古诗词进行深度剖析,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和面对各种事物变化的积极心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悟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育不仅是在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是让学生继承我国重要文化历史传统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到古诗词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感悟古诗词中文化教育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喜爱程度。在进行文化教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主观积极性,为学生以后继承与发扬我国文化传统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珍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7(8):54-54.

[2]欧阳芸.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7(2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