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马强

马强

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住宅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从量上升到质的阶段,对住宅的品质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提升住宅的品质和舒适性,是建筑设计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品质与质量;关键点;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工程有了很大的进展,人们的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对住宅品质的追求,从满足普通的生活需求,提升到对生活品质和质量的追求。

2、建筑设计的质量

(1)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建筑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高素质的设计人员在把控建筑的设计质量的同时,更关注于对人们对住宅品质的追求,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场所。相反缺乏综合素质的设计人员会使建筑的设计质量下降,造成没必要的浪费,增加工程造价成本。在目前设计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①许多设计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缺乏作为一个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对规范、建筑构造,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的学习和理解比较匮乏。②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和推敲不到位、造成细部节点表达不清,图纸过于缺漏项较多。③在施工设计图中设计不严谨,忽视细节的表达如竖向图、综合管网图、系统图等的缺漏,对施工和使用造成没必要的麻烦和浪费。

(2)总平面图严重缺项

在建筑设计中,未严格按施工图设计深度去绘制施工图,所以在施工图中经常出现一些缺项和漏项,甚至出现错误。施工图纸出现违反规范强条等的情况。施工图是工程施工质量是一颗重要砝码,是设计与施工的沟通纽带。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缺少沟通,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和把控不到位,会对工程施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3)建筑采光和通风

在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的朝向不合理,使得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较差,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采光较差的情况。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对人的身体健康房产不利。

(4)不重视建筑的节能设计

根据有关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建筑的节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设计人员对节能问题不重视,对节能设计的相关规定不熟悉,使得在设计上无法实现节能。有些设计人员对节能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节能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节能设计还可能使自己的创意受到限制。而实际上,节能设计是针对整个建筑进行,在建筑建设的施工、维护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节能,节能并不单单体现在消费环节。

3、建筑设计的关键点

(1)功能与空间设计

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尺度合适的住宅空间。住宅的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在住宅空间的设计时要遵循人体的活动特点,符合一定的比例要求,对不同的空间要有不同的量化要求,人体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对这方面在住宅设计规范上也有专门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时要做到各个空间的合理比例,从而使人居住起来空间即宽敞又不显空旷,同时还具有亲和力,使人居住着有更好的舒适性。

(2)套型设计

以前在住宅的设计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住宅的套型设计缺乏对应性,与人口结构也不符合。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及设计理念的提升,设计师在套型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居民的需求,在套型设计上实现了优化,也使住宅设计的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3)住宅建筑的外观设计

现代住宅建筑,都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如何给建筑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设计时应该从总体大局出发,在外观设计与周围建筑环境相互协调、相互辉映,使建筑有机的融合周边的环境,避免只考虑建筑本身的效果,忽略周围环境的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设计时,应充分分析小区的主题,做到建筑色彩与小区主题的协调一致,平面、立面布局赋有艺术感,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错落有致,互相呼应。

(4)户型设计的功能空间分离

随着住宅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居民的功能空间分区更加明确,不同空间的专用程度不断提升,其使用效果和质量也在逐渐提升。现代化的住宅设计标准应该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分离、工作与学习分离。住宅中应该实现公私分离,住宅中的各种空间可以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其中卧室、工作室、卫生间等都属于隐私性较强的私密区,而起居室、餐厅、厨房等都属于公共区域。这其实也是动静分区的要求所在。在住宅设计时应该按照公私分离的原则进行不同生活单元的设计,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

(5)“灰色空间”的最小化

“灰色空间”是指住宅户型有一部分室内空间,只能是做为放大的交通空间,不能作为独立的使用空间,对于寸土寸金的高房价住宅,无形中形成了浪费。设计师应站在居住者的角度从设计的空间尺度、家具摆放及人的交通流线方面反复考虑,才能使“灰色空间”最小化。

4、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管理方面的解决对策

(1)设计人员思想认识和技术的提高

设计人员思想的“保守”和“开放”都是建筑设计的误区,可以采用竞争机制来处理这一问题,开展一些方案的竞赛,促使设计人员积极的对设计的结构、外形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设计人员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多向国内外的建筑设计广泛的涉猎,汲取他人的精华为己用。还要在加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深入到建筑一线,对施工的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把握,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

(2)完善对勘察设计队伍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勘察设计队伍,杜绝挂靠现象。在勘察大院出现的违反强条中,就有担心不是自身的勘察执业人员的成果,而是挂靠的人员的所作所为的结果,这对于勘察报告质量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也是行业规定所不许可的。在设计单位,特别是资质较低的单位,往往存在着带薪培训的问题。当手把手教出的执业人员正能独挡一面的时候,就往往伴随着跳槽的现象。作为跳槽本身无可非意,但对于中小设计单位却是个难题,最终的结果是大院人才储备过剩而小院的人才严重不足。而切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时时发生,这样对提高设计质量是不利的。因此,必须有相应的举措来减少这种状况。各中小设计单位本身也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一个基本的设计队伍,防止设计质量的滑坡。

(3)加强强制性条文的学习

各设计单位应该组织勘察设计的执业人员认真学习,特别是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拿出本单位有类似现象的施工图,作一次个案的分析,让全体执业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设计水平。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的工程项目的体量或复杂性,也体现在设计图的执行规范的严格性。凡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都是和建筑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使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出现不安全的因素。

4.2设计方面的解决对策

(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间专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质量也就越高。文明的分室标准要求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室分开、工作与学习空间独立、公私分离。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问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间等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2)厨、卫布局完善合拍

厨房是家务劳动集中的地方,是否适用不仅取决于有一定的使用面积,而且也取决于形状和尺寸是否适合布置设备及操作。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型及h型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电。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的扩大也相应增加,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洗脸盆(池)等。盥洗室分设后,上部空间可设吊柜,也可与厨房人口结合,留出一个完整的墙面作为用餐空间。

5、结束语

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和时代接轨,顺应时代发展才能让住宅更加舒适,具有时代特色,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设计中,一心一意的坚持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让建筑的质量不断提高,让建筑技术不断完善,让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便捷。

参考文献:

[1]王辉.吴龙洙.建筑设计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2]裴菁菁.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02).

[3]农晓英.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元素.陕西建筑,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