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围术期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护理干预对围术期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的影响

高秋林梅尔田

张丽琴黄欣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200072)

【摘要】目的探讨对围手术期唇腭裂患儿的家长心理问题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将70例唇腭裂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对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

结果围手术期唇腭裂患儿的家长焦虑水平在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围手术期唇腭裂患儿的家长心理特点,实施科学、细致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

【关键词】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家长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9-0080-01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1.624:1000,男女比例为1.5:1。[1]在我国,目前唇腭裂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综合序列治疗。[2]唇腭裂患儿家长由于孩子面部畸形的事实,加之巨额治疗费用以及孩子以后上学、就业、婚姻等问题都给他们带来很大心理压力,而家长的心理状况却是决定患儿能否接受治疗的关键。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自2009年8月至今,依托民政部-李嘉诚联合基金会实施的贫困家庭患儿“重生行动”项目,已为近百例贫困家庭唇腭裂患儿实施了修补整形术。我们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将专科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针对围手术期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全程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颌面外科病房住院手术的唇腭裂患儿家长70例,其中男性33名,女性37名,年龄21~44岁,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38例,高中及以上6例;患儿类型分别为唇裂20例,腭裂20例,唇腭裂30例,其中男孩28例,女孩42例,年龄0.3~19岁。

1.2调查方法

1.2.1一般个人信息:包括家长姓名、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状况以及患儿出生时诊断、手术年龄等。

1.2.2焦虑自评量表调查(SAS):分别于患儿入院后及出院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状态测评,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最低总分20分,最高总分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T);T≥40分为焦虑,56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将入院后及出院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2.3实施方法:由专门的测试人员单独的向调查对象详细讲解填写表格的注意事项,由家长一次性完成问卷。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护理干预措施

2.1建立干预基础:护理人员从患儿入院开始给予热情接待,多关心患儿,多与患儿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各种需求及困难,并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与患儿父母建立融洽的关系,从而奠定良好的干预基础。

2.2对疾病认知干预:患儿大部分来自农村或贫困山区,因此患儿的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非常低,甚至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知。护理人员要用耐心、诚恳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儿家长民间的关于唇腭裂的许多迷信说法是错误的,唇腭裂是一种发病原因至今不详的先天畸形,除去遗传因素的易感性,在很大程度上跟环境的影响有关。有学者统计,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其后代唇腭裂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有关。[3]

2.3健康宣教: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耐心向患儿家长宣教有关唇腭裂的相关知识,包括喂养孩子的日常知识:给孩子穿衣、保暖等知识;还可利用易懂的图谱、手册、宣传栏等介质讲解本病的治疗方案、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饮食护理、术后语音功能训练等,增强其康复的信心。

2.4术前指导

2.4.1心理疏导: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共同访视患儿,向家长详细介绍患儿对麻

醉、手术的承受力、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的面部效果等情况,缓解家长焦虑不安情绪,树立取得手术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2.4.2改变进食方式:术前3天,指导患儿家长停止母乳及奶瓶喂养,改用汤匙或滴管喂养,以避免患儿术后因进食方式改变而影响进食。

2.4.3全面体检:告知患儿家长术前全面严格的体检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特别是对来自农村或少数边远山区患儿,包括患儿体重、营养发育、血红蛋白、白细胞、出凝血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及心脏的健康状况。手术必须在健康状况良好情况下进行,否则应推迟手术。

2.4.4术前准备:指导家长注意患儿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术前4~6h让患儿禁食、禁饮对预防术中误吸至关重要,可防止术中呕吐误吸,保证麻醉安全。

2.5术后指导

2.5.1安全防护:告知患儿家长,当患儿术后返回病室,应将其置于侧卧位或平卧位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以便预防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清醒后由于饥饿及伤口疼痛,会导致哭闹不休;此时家长应尽可能使保持患儿安静,切不可马上喂食;唇裂患儿术后家长应注意限制患儿肘关节的弯曲,防止手抓伤口,必要时协助医务人员给予护臂夹板固定双臂。严禁患儿术后大声哭叫,或将手指、玩物放入口中,以防创口裂开。术后家长还应该注意抱儿姿势和防止患儿摔跤,以免碰到伤口导致裂开。

2.5.2喂养的护理:指导患儿家长术后4~6小时内仍应禁食,以防止全身麻醉后的呕吐反应发生。4~6小时后可先喂少量葡萄糖水,如无恶心、呕吐出现,则可正常喂哺。坚持用汤匙喂养,唇腭裂患儿手术后2~3周内应进流食,以后改为半流食,禁食热、硬的食物,1月后可进普食。鼓励患儿多进食,增加营养摄入,少量多餐,餐后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2.5.3伤口观察与护理:告知患儿家长术后1周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故应避免哭闹、感冒、发烧、腹泻和其他任何对伤口不利的因素。缝合伤口疼痛、肿胀,导致患儿哭闹,使缝合口张力增大、疼痛更甚,局部使用唇弓可减少患儿啼哭时的张力,防止伤口裂开。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术后起初通常患儿口腔分泌物颜色可呈深红色或混有少许小血块,如发现鲜血应及时告知医生。保护伤口不易受触摸,限制肘关节弯曲。每次餐后及时清洁伤口,唇部伤口可用棉签蘸冷开水清洗,口内伤口可让患儿餐后多饮水或冷开水漱口。

2.5.4面部护理:术后患儿因伤口疼痛导致吞咽困难,总有奶液或唾液流出,一些患儿可能出现面颊部潮红或皮疹,增加患儿不适感。此时应指导家长用棉签蘸温水及时擦洗。另外,因不能正常吸吮,患儿的面肌、咀嚼肌得不到锻炼,可影响面部发育,而且还影响语言功能,故应经常对患儿面部进行按摩。

2.5.5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患儿衣着不宜过厚,要求既能保暖又能

散热。对术后高热患儿,尽可能减少衣服,采用温水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药物降温,降温时避免寒颤,如有大汗及时更换衣服。

3结果

70例唇腭裂患儿家长护理干预前后SAS的比较发现:护理干预后SAS(40.0143±7.8121)比干预前SAS(44.7850±9.0824)低,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家长的焦虑心理得到了有效改善。具体评分比较见下表:(x±s)

4讨论

通过对围手术期患儿家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适时的护理干预,帮助患儿家长减轻压力及顾虑,使其能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为患儿的治疗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促进其尽快康复。同时家长护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住院时围手术期的护理上,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应贯穿在整个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过程中。家长的信心、耐心和决心是唇腭裂序列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4]作为唇腭裂专科护理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患儿的身心健康,也要重视患儿父母的心理与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各项专业技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因势施护”,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唇腭裂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姜萍.儿童唇腭裂序列治疗手册[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1.

[2]龚彩霞,熊茂婧等.唇腭裂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4):413

[3]石冰.唇腭裂修复外科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71,6

[4]商怀珍,周莉等.唇腭裂患者家长的心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0,15(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