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王凯玲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

泌尿系统病合并糖尿病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对患者身、心影响均较为严重。做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面对人数逐年增加的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帮助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并施以有效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职责与义务所在。本文重点分析了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人。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53~74岁,平均(61.6±5.4)岁;糖尿病程1~13年,平均(5.3±2.2)年。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53~75岁,平均(61.7±5.5)岁;糖尿病程1~12年,平均(5.1±2.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态度展开护理服务,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协助患者进行检查,问询患者诉求,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心理状态等多方面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计划,并在落实过程中随时根据患者或医生的反馈加以完善。保证护理服务的全面性、持续性;同时,将患者安排在舒适、安静的病房内接受治疗。病房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减少接受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定期开窗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增加走廊、病房内绿植的摆放,增加患者心理舒适感。②有研究证明,患者对疾病、手术认知受限,容易对疾病产生错误判断,影响治疗与手术的实施[1]。因此,及早实施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并应贯彻于各个治疗阶段。患者进入病房后为患者介绍院区环境、区域功能、管理制度及科室人员配备,消除患者陌生感;治疗开始后向患者普及泌尿系统疾病知识与糖尿病相关知识,说明治疗方法、治疗过程、治疗要点,以提高患者配合度;发放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饮食常识、运动锻炼常识、并发症预防知识等,嘱咐患者及家属阅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需要手术的患者待手术日期确定后告知患者。讲解手术流程与配合要点,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消除患者紧张感。③泌尿系统疾病多需要行手术治疗,而多数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对手术存在顾虑,担心增加手术风险,在加上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极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暴躁等负面情绪,易影响机体正常内分泌,甚至影响治疗或手术的进行。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增加患者信任感。在交流过程中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及变化,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疏导负面情绪;对与患者的表达与诉求,应耐心倾听,并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尊重,鼓励患者使用正确方式宣泄情感、释放压力;教会患者分辨那些属于机体出现的非理性情绪,指导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机体松弛法、深呼吸法、注意力转移法等。④饮食干预是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膳食调节对控制血糖意义重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结合营养师与患者意见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保证患者每天必须的营养与足够的热量摄入,严格控制水果、甜食及碳水化合物等食物。以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帮助患者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饮食习惯。嘱咐患者戒烟酒。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应更加注意饮食的合理性,控制血糖也利于减少感染促进创口愈合。⑤增加治疗期间对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生命体征与血糖水平的监测,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嘱咐患者按时遵医嘱服用降糖药,若要必要可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以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鼓励患者多活动,可在用餐后1h慢走30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评估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使用焦虑自评表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本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对比

3讨论

受到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压力剧增、饮食结构该病等因素的影响,泌尿系统疾病与糖尿病发病人数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而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相应增加[2]。研究表明,泌尿系统疾病多需行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造成神经、心血管、肾脏、眼部的慢性损伤,免疫能力相对低下,治疗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所提高。而且泌尿系统疾病相对特殊,尤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心理状态与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相比更为敏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情绪。因此,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除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护理工作加以完善,提高护理效率,是保障患者预后的关键[3]。

本文以观察组患者为例,护理人员通过准确掌握患者身体状况,明确病情,帮助患者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在心理、认知、饮食、血糖控制等方面加强干预,帮助患者调节身心状态,更加有效、积极的控制血糖。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充分肯定了我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同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申燕.浅谈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10):419-420.

[2]吴晓英.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86-87.

[3]王祥福.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