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世界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刘丹丹王上

刘丹丹王上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中图分类号:F42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333-01

摘要:失败并不可怕,失败背后的东西不比成功背后的东西少一分一厘,只不过一个是精神财富而一个是现实财富罢了,现实财富总有用尽的一天,而精神财富将永远伴随着像肖鸿宇一样的运动健儿的一生!

关键词:世界冠军;大运会;肖鸿宇

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几经过去很久了,但举重冠军肖鸿宇的名字却被每一个西大人深深地记在心底。这个刚满20岁的小姑娘,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的大二学生,在问鼎世界之巅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泪水?那块金牌有多沉重?生活中的世界冠军又有什么不同呢?经过层层交涉,记者带着疑问和祝福专程前往了永川重庆市举重运动管理中心、重庆市第三体育运动学校。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个世界冠军平凡但不平庸的一天。

经过重庆市第三体育运动学校校长的允许,记者悄悄地来到了肖鸿宇的训练教室。只见她一如往常的擦着镁粉,快步走到杠铃前,沉下腰,抓起杠铃,停在脖颈处,举过头顶,一气呵成,这是她每天都要重复的单调的动作。她的教练王桂华把她叫到记者面前说到:“你的朋友来看你啦。”见到记者,她擦了擦额头上沁出的汗水,很开心地笑了,看得出这是一个非常爽朗的女孩。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这位漂亮随和的重庆姑娘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冠军之路。

一、这一坚持,便是8年

儿时的肖鸿宇和其他女孩一样在重庆忠县小学读书,体育是离她很遥远的一个词汇,而十几年后成为世界冠军,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当时长得很乖呦,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我都会唱歌跳舞,很开心。”她笑着给记者讲到。恰逢重庆永川第三体育运动学校来她所在小学选“苗子”,学校就将在体育方面有点天赋的她推荐了过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毅然选择了职业体育这条道路。“练体育也是给自己一条出路,不知道会不会走得很远。当时一直默默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吃下这个苦。谁知这一坚持,便是八年。”

这八年里,一直是教练王桂华带她。令王教练印象深刻的是肖鸿宇的自觉与吃苦,“经常有时候下午训练,她觉得训练量没达到要求,吃了晚饭就会找到我,要求再加练,现在的小孩还有这样的吃苦精神真的很少见。过去的8年里,她受过伤,经历过低谷,但是她都能咬牙坚持,这也是她最终能够成功的关键。”这也许和肖鸿宇的成长环境有关系,肖鸿宇在忠县忠州镇长大,是一位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条件差,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外出打工,她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还有一个弟弟。“她2009年入队后开始领工资,一个月七七八八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元,而且她都会寄给父母。”

听王教练讲到这里,记者看到两人眼中都微微泛着泪光。王教练坦言,肖鸿宇的成长非常不易,“在这8年的时间里,肖鸿宇的妈妈到队上来看过她两次,她的爸爸到队上来看过她一次。当多数孩子在她这个年龄还在享受父母的痛爱时,她却要远离父母独自一人克服伤病,刻苦训练。”也许,正是有了如此坚韧的性格,让肖鸿宇登上了世界大运会的冠军领奖台。

二、绝不服输,夺冠到底

从2003年到2005年间,肖鸿宇的成绩提高很快。王教练很看好她:"她是五六个小孩里面身体素质最好的,有灵性,反应也快,能吃苦"。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右肘骨头撕裂导致骨折,这让她陷入低谷。当时年龄小,做手术对骨骼发育不利,她选择了慢慢恢复。2006年和2007年她基本上告别了训练场,钟爱的举重事业似乎瞬间就和她拉远了距离。

对肖鸿宇来说,金牌并不令他印象深刻。2005年那场突如其来的伤病,她花了很久才走出阴影。如今,回忆起那段时间,肖鸿宇已经能平静面对。而在当时,她身在异地远离父母,以泪洗面是她每天的常态。年她十五岁,给父母打了个电话。父母出于女儿身体的考虑劝她放弃举重。肖鸿宇又毅然拒绝了。这个女孩,要强是她的本性。她不服输,“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练出来。”

其实,对于肖鸿宇来讲,从踏上体育之路到现在,用“生涯”两个字来形容她似乎并不确切,因为她体育道路最辉煌的篇章才刚刚开始。但肖鸿宇拿出来的成绩经常让人们另眼看待:2009年的全国举重比赛,荣获女子成年组48公斤级冠军;在2010年的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她以抓举80公斤、挺举105公斤、总成绩185公斤的成绩,获得该级别抓举、挺举、总成绩3枚金牌。

三、亦师亦友,相伴永久

最让肖鸿宇难忘的是一撮马尾草。2005年她生日的时候,上早操时王老师拿出一簇自己一支一支摘的马尾草送给肖鸿宇,祝她生日快乐。那是肖鸿宇的第一个礼物,这让肖鸿宇极为感动,一直到现在仍念念不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到她们两人不仅是运动员跟教练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王教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肖鸿宇的“妈妈”。八年的体育训练,教练是肖鸿宇的唯一依靠。父母不在身边,教练王桂华对她亲如自己女儿,"我小时候免疫力很低,每次发烧,都是王老师带着我去外面打点滴"。对肖鸿宇的每个生活习性,王教练都了如指掌。在肖鸿宇生病时,王教练煮面给她吃,每次都放两个鸡蛋,"吃过后出一身汗就感觉轻松很多"。2007年那时候,她的肩伤得很厉害,肌肉硬结,医生开的药需要锅里炒一下外敷。王教练坚持每天亲自给她敷一次。在肖鸿宇的记忆里,那段时间王老师家里都是中药的味道。

采访时,刚好王教练从山东带队比赛回来。见到肖鸿宇,她问:“最近有没有偷懒呀?”,肖鸿宇答道:“没有啊,我很认真的练习。”教练说:“其实我是多么希望你偷一下懒啊。”肖鸿宇笑着说:“所以我还是偷了一下懒。”接着两人哈哈大笑。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将会伴随她们到永久。

四、快乐成长,我在路上

进入大三,学业显得更为重要,同其他学生一样,肖鸿宇也得为期末考,四六级焦虑。“慢慢来吧,我会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把训练和读书都搞好”。肖鸿宇面对这一切显得很坦然。相比冠军的风光威武,肖鸿宇更向往普通生活。特别是那种“热热闹闹又挺安稳的小日子。”看连续剧是她夜晚生活的一部分。她还喜欢十字绣,绣了很多钟表等小东西,但大都因为训练时间紧张而中途放弃了。如果将来有条件,肖鸿宇想开一家饰品店。她很享受看看店面的休闲生活,这只是副业。至于主业,肖鸿宇犹豫了一下,“体育老师或者其他,未来有太多可能。”

在肖鸿宇的空间日志中记者看到了一段文字:“我们谁都不服,就服墙,因为墙只能倒不会弯;我们什么都会,就不会谦虚,因为谦虚代表软弱;但我们懂得低调,因为低调是内心的炫耀!我们什么都不懂,就懂得失败和成功同样重要,造就的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我的伤痛不要人知,只要人们懂得五星红旗升起时那深深地感动和自豪!我的眼泪不要人知,只要父老乡亲们庆祝喜悦的笑脸……”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失败背后的东西不比成功背后的东西少一分一厘,只不过一个是精神财富而一个是现实财富罢了,现实财富总有用尽的一天,而精神财富将永远伴随着像肖鸿宇一样的运动健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