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工作中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变电运行工作中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研究

苗纪青陈姣杨斌

(国网伊犁供电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835000)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电设备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变电设备结构复杂,运行的安全性很难保障,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且一旦出现故障,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日常检测,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风险与潜在故障,也就显得很有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变电运行工作中红外成像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变电运行;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变电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容易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一旦发生了故障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电力设备的日常检测就非常必要。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有效的方式,但是在红外检测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这样才能更有效提高检测准确度,避免事故的发生。

1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概述

红外热成像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经过光谱滤波、空间滤波使聚焦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源上,对被测物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复测能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视器显示红外热像图,并推断被测目标表面温度的一种技术。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诸多监测手段中的一种,因其具有不接触、不停运、不取样、不解体,所以可以做到省时、省力、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它也是保证状态检修能够顺利开展的主要技术手段。

2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对环境的要求

被检设备是带电运行设备,在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应打开遮挡红外辐射的遮挡物,如:玻璃窗、门或盖板。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空气湿度一般不大于85%。不应在有雷、雨、雾、雪的情况下进行检测,风速一般不大于0.5m/s,如果检测中风速发生明显度化,应记录风速,必要时按照相应公式进行测量数据的修正。室外检测应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或阴天进行。红外检测时应闭灯进行,被测设备应避免灯光直射或反射。检测电流致热的设备,宜在设备负荷高峰状态下进行,一般不低于额定负荷的30%。

3红外成像技术的特点

红外监测探测设备装设了红外线发射装置,并配备了电池电源,因此不用再配备其他的信号源和辅助检测装置。红外监测探测设备操作简单,携带方便,能够进行大范围覆盖的快速扫描,红外成像状态图显示直观而且快捷,检测的效率很高,同时又很节省人力。红外热成像诊断方法可应用于多种设备,使用范围广,投资收益比高。在现有的电力设备状态测试方法中,可以适用于更加广阔的领域,比如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系统等所有高压类电气设备的各种故障状态检测。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电气设备检测,可以做到被检测设备不接触、不停电、不取样、不解体,并能保障操作安全。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进行故障诊断有利于实现电力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和检修的规范化,通过电气设备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对其本身的状态进行判断,还可以对电气设备的检修质量进行科学评估。

4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应用现状

4.1缺乏对运行人员专业培养的重视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在高端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设备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这些技术设备设施在检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检测设备的质量和性能都直接关系着检测结果的质量。因而,一些企业往往把精力主要放在了设备的建设和完善上,而忽略了对运行人员的重视。须知人员是操作仪器的主体,规范的操作是检测结果精确的根本保障,如果运行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设备的操作不规范或者不正确,必然无法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性能,甚至会由于一些不正确的操作导致仪器受到损伤。目前在很多企业中时常出现仪器设备保养方式不当、仪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对其进行维修、红外线镜头出现划伤或裂痕、充电电池报废等问题,不仅对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对日常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4.2不重视红外成像的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与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结合,在设备检测与软件系统中得到广泛推广,可经软件系统分析、归纳与总结红外成像。不过,目前熟练掌握红外成像分析软件的人员,可谓凤毛麟角,导致现场的分析与判断经常性出错,给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4.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任何活动均需完善的制度保障,可当前红外成像检测活动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表现在工作人员的随意性大、无统一标准,故障分析与判断凭经验,是红外成像检测中的一块短板。另外,不少运行人员在温度测试时,仅仅测试一次,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障。同时,由于室外端子因受潮侵蚀、氧化腐蚀,电阻增加,温度升高后也易引发故障。这对变电设备的运行也造成影响。

5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运用策略

5.1强化红外成像检测技术专业性培训

加强对人员的专业性培训,进而提高电力生产人员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操作程度,同时也能够提升管理维护仪器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提高红外热成像的应用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电力生产人员责任心的教育,让工作人员有着较强的安全意识,进而确保测温工作的顺利进行。

5.2加强对电压制热型缺陷的重视

引起变电设备制热型缺陷的不仅只有电流因素,电压因素也占有一小部分,而这也是操作人员经常忽视的地方,为了保证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应加强对电压制热型缺陷的重视。首先,应提高操作人员对电压制热型缺陷危害的认识,对测温工作中的任何细节、任何问题都要做到查证清楚,特别是不易察觉的电压因素的影响,要详细的检查。其次,要对操作人员培养电压制热型缺陷的判断、分析的能力,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降低变电设备安全故障的发生率。

5.3引进先进设备

对于无人值班的变电站使用红外成像检测技术,不利于对设备的实时检测,而且,在设备发生热故障时,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对此,应引进先进的设备,如,红外遥视测温设备,能够有效的规避这类问题。通过红外遥视测温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平面对远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实现对设备温度的实时检测,同时,还可以实现扫描、拍照等操作功能,一方面可以解决无人值班的变电站中运用红外检测技术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现象,有效的控制操作的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5.3完善红外成像检测相关制度

规范操作是测温、扫描和分析等各个环节所需的,根据红外检测的风险预控、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在对隔离开关、断路器与引流线开展测温的同时,还需要对保护屏柜、直流系统、站用系统等进行梳理,防止出现检查漏项。

结束语:

红外成像检测工作是带电测试的一项重要手段,它能及时有效地发现运行设备发热类故障隐患,是开展状态检修的基础条件,也是提高设备供电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它能及时有效地发现运行中电气设备隐患和故障。通过坚持开展红外成像工作,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红外检测监督体系,积累了一些红外检测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黄玉柱.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22)

[2]唐伟华.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

[3]李令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设备状态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