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管理中造园艺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园林施工管理中造园艺术的应用

陈喜梅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造园艺术;应用

1造园艺术的介绍

造园艺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国优秀的绘画艺术、风水知识等都可以被运用于造园艺术中,如今借助科学的地理勘探技术和先进的造园仪器等,使得造园艺术获得了长足进步。造园的方法是多样的,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优秀的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都是赏心悦目的。造园艺术不是简单的绿化和建设,将各种造园要素随意地布置不是造园艺术,由于现在的施工队伍只注重工期进度和建造的准确性,并没有对造园艺术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没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完善修正造园理论,使得我国的园林造园艺术发展的并不顺利。

2园林建设施工构成要素

2.1山石水体

在园林施工中,为了贴近自然,假山多作为园林的主景或是地形骨架,起到阻挡视线,减少人工雕琢的成分,增加自然情趣的效果,它是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园林建设中利用山石的凸凹形状,配合水体的相得益彰,从而营造出一种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而水体对于任何一种园林景观来说都是增加景观灵秀之气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是园林的血液,是园林的灵魂,无园不水。水体一方面是一种景观同时还起到为园林制造气氛效果的作用,像静态水景以寂静深远而取胜,给人带来宁静祥和之感,而动态水景则具有灵动精巧的意境,让人眼前一亮心情也随之雀跃欢欣。

2.2园林植物

植物对园林景观有着很好的衬托作用,同时还可以传递一种精神思想,如梅意清高,荷寓圣洁,兰如君子等等,园主的精神思想可以通过园林植物很好的表达出来。一些古树名木还可以烘托出园林的气氛,植物构景的方式也很灵活,与其他景物搭配都能形成很好的景色,同时植物还可以增加园林的色彩,使园林景观的色彩更加的丰富,另外,园林植物还可以改变园林的地形,使园林景观呈现出层次感,而且山水建筑的造景也离不开园林植物的装点。

2.3建筑

一般我国的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因为古典建筑不仅形体美,让为游人所欣赏,还能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还有一个重点是园林建筑物经常被做成景点,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

3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的应用

3.1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具体施工前一定要保证各种建设材料的完整,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精度,不能出现建设不符合工程设计图纸及行业相关标准的情况。园林施工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得整个工程在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的完成。同时,园林施工管理者要对园林建设中的造园要素进行合理地规划,结合当地环境等实际情况,及时对设计部门的设计提出质疑,保证设计有效执行的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完善理论设计。

3.2增强造园艺术的整体效果

园林的设计样式不应局限,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创造的过程,对园林的规划应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对植物的种植选择中,应注意不同排列的相互搭配,有规则的种植,有不规则的种植,六角形、菱形、圆形等各种形状都可自由搭配。此外,盆景的选择搭配,在园林凉亭的搭建上,应注意盆景的大小、形状、组合等应根据这你园林的景观的大小、风格等因素进行选择搭配,不要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搭配,而应该在各个地方都进行不同的配镜搭配和设计形式,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娱乐场所的建造,必须保证娱乐场所整体的畅通性和封闭性,盆景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游人进行交流玩耍,还要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离,保证有安静独处的游人的需要。同一园林景观内部设计也应该注意形式的变化,拒绝太多雷同的情况,设计应遵循独树一帜、各有特点,做到整体景观和谐统一,但细细品味个中景色,又各有不同,耐人寻味,使得整体景色富有变化,拒绝古板呆立的形象。园林艺术应注意层次有序、明暗有度、以暗衬明、以少称多、以近衬远,这样能够让游人在园林中不断感受到变化,移步换景,眼前景色丰富多彩,向远处眺望又会有豁然开朗的开阔感,而不会感到沉闷,宛如进入现实的桃花源的神秘感。

3.3注意突出重点景色

在应用造园艺术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突出园林中的主景地位,在整个园林设计中,主景是其中的精华和魅力所在,园林主景的设计风格,往往代表了园林的整体风格,同时,还能够向人们传递一种精神观念,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对园林的主景地位进行突出,首先需要保证园林的主景具有特色,使人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主景的设计风格不能与其它的景观相似,要做到主次分明的设计要求;另外,在对主景的设计当中,可以采用其它建筑物或者景观作为配景,使这些配景与主景相互结合和搭配,合理的搭配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加更够突出主景的地位;最后,由于主景的审美价值往往代表了园林的整体审美价值,所以说在对主景进行设计之后,需要保证主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此来突出整个园林的风格和景观效果。

3.4因地制宜,节用有度

“因地制宜”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景观文化等各有不同,历史文化、客观环境等是园林景观创作的前提,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此才能顺应当地的环境和人文,园林景观虽然是人为创作的结果,但最高境界应是宛如天开,与自然和谐统一。只有从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创作出好的园林作品,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良好效果。萃锦园就是一个良好的例子,尽管它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这也决定了其后期不可能是流芳百世、惊世骇俗的大作品,但是设计者真正从实际出发,研究园林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做出了最适合萃锦园的园林艺术设计,融合天时地利人和等,创作处了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因地制宜,而最终化腐朽为神奇的良好代表。

3.5文心幻景,景到随心

我国是文化大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其中有精华有糟粕,对于应该继续传承发扬的文化精华,可在园林景观中恰当加以利用,诗词、书画、歌赋等可以适当的出现在园林设计中,使得我国的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更多了一份文化底蕴,这与我国的国人精神文化更加的契合,使得游人在园林中更加容易受到感染和共鸣,人们通过游园、观景等行为来感受园林的景色和文化,体会园林工作者的思想和喜好向往,并在自己的思想中进行加工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体会,再将这种自我思想反馈与园林中,与园林工作者形成一种共鸣。

4结束语

园林建设对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的应用则很好的实现了园林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创造了极具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因此,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应充分的利用好造园艺术,以创造出更多兼具经济和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贴近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勇.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5):105+107.

[2]彭成.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7(14):201-202.

[3]卫文华.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