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安全事故隐患及其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煤矿机电安全事故隐患及其对策研究

马玉罡

山西中煤华晋能源有限公司王家岭分公司马玉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的煤矿生产中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人们开始关心起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问题。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对煤矿整体的安全性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煤矿机电安全事故中存在的隐患,并且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减少煤矿机电安全事故隐患的对策,希望可以对其它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隐患;对策在煤矿的实际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的存在严重的威胁着煤矿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企业的平稳发展。所以,有关部门以及煤矿企业自身越来越重视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煤矿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该树立起安全生产的意识,重视几点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该在煤矿的正常生产中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的排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淘汰,对机电设备中的薄弱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积极的进行解决,从而避免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煤矿机电安全事故中存在的隐患(一)煤矿的机电设备中存在的隐患在一些煤矿企业中,存在着机电设备过于陈旧的现象,如果陈旧的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与更新,就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最终会产生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生产是煤矿安全生产最基础的前提,要想生产得到效果,经济利益得到提高,就要在设备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一些煤矿企业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在资金设备投入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样一来,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就无法满足生产的正常需求,如果相应的检测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配置齐全,就无疑是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机电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容易出现很多故障,这就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应该及时的对设备进行维修。

如果检测工作做的不到位,就很容易会出现机电设备的安全事故。如果说煤矿企业中的生产设备过于陈旧,就应该增加检测设备的次数,不能得到问题出现了才想起来维修。现阶段的工作实践往往就是这种哪里出现了问题,才对哪里进行维修,这样的情况使煤矿中的安全生产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二)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素质1.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才可以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但是在很多煤矿企业中,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知识无法进行彻底的掌握,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也不熟练,很多煤矿会频繁的发生机电设备安全事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的。

2.机电设备的特种作业人员应该定期接受培训,拥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他们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充分的了解。过分随意的更换或者调动特种作业的相关人员会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3.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存在,很多煤矿中会出现盲目的让临时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因为这些临时的特种作业人员并没有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加上对机电设备不了解,会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煤矿的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中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煤矿管理人员中,很多人不重视对机电安全的管理,存在管理不严的现象,在安全管理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在管理中,特种作业人员并没有受到相关的技术培训,更没有定期的接受安全生产培训,他们往往对于相关的操作流程不是很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一些安全生产事故。为了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在生产中应该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按个的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并要将规程落到实处。除此之外,不管是操作人员还是维修人员都应该严格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

二、减少煤矿机电安全事故隐患的对策(一)完善用工管理制度1.管理人员要把好技术关煤矿的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章程和规定制定出关于机电设备的用人制度,严格的把好技术关和用人关,选好相关的特种作业人员做到冲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煤矿地下采煤作业的相关人员的选择上更是要严格,这些操作人员应该具有更高的操作水平,要接受关于机电设备人员专门要接受的专业培训,只有培训合格获得相应的则个证书才可以被允许上岗工作。

2.操作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操作机电设备的相关人员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设备操作人员来说,要拥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管理人员应该逐步使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得到强化,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得到不断的提高,另外,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进而使他们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熟练的操作。

(二)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业务培训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该通过不断的培训强化作业人员的操作要领,防止因为操作失误而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煤矿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在作业人员中展开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在具体的培训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种范式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1.将业务培训和脱产培训结合起来,使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2.将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结合起来,对专业性比较强的作业人员从整体的作业人员中剥离开,进行重点培训,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稳定的提高。

3.将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结合起来,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可以将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与其它企业的成功经验相结合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实现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与建设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强化,这对于防止煤矿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具体生产实际中,煤矿的管理人员应该将矿井的质量标准化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生产地基中要进行反复的强调和提醒,慢慢的将忽视生产管理重视结果的管理模式得到转变。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监督和完善的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假如说煤矿生产中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那么煤矿的生产就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形式,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无从实现。严格的管理与监督可以剔除生产中的违规操作现象和盲目蛮干现象,所以,实际的生产管理中我们绝不可以忽视监督管理在安全生产中产生的重要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煤矿生产中做好煤矿机电安全隐患的分析工作对于提高机电作业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煤矿安全生产率的提升得到一定的保障,从而更好的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如果想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就要使煤矿机电设备相关的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加强,进而使安全生产得到长久的实现。我们在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的基础上要将安全生产的原则牢牢的记在心间。

参考文献:[1]杨忠宝.浅谈煤矿机电安全事故隐患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3]谢雪.煤矿机电安全评价及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