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升本地方院校如何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3

刍议新升本地方院校如何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

彭虹

彭虹铜仁学院

【摘要】《西方经济学》已在中国高校开设几十年,逐渐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科目。但是,至今为止,教学内容变化不大,无法跟上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方式、体系等已多有研究,但对于地方院校,尤其是刚升本的地方院校,如何顺利开展本课程,却少有研究。本文以铜仁学院为例,探讨为了顺应地方院校经济基础类课程的需要,如何加快创新进度,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应重视其基础性研究,推进实践性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初升本地方院校差异化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9-0023-02

一新升本地方院校中西方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经济学已经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且凭着其更贴近现实的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更具有操作意义,成为政治经济学的有力补充。发展到今天,西方经济学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财经专业的主干课程,而在非财经专业中也将其作为基础理论课予以开展。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地方大学教育的大量鼓励和扶持,一批地方性院校得以发展为本科院校,相应地,很多以前未开设的科目、未开办的专业都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

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教材脱离生活和学生能力不符合等问题。而在大部分初升本的地方院校中,本课程的开设则面临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新升本院校中,大多数是刚刚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大多为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的理论体系方面存在缺陷,有待加强。

2.学生生源的单一性,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

地方院校往往面对本地区进行招生,跨省性生源较少。学生大多数基础不扎实,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且大多数来自农村,缺乏敏锐的经济触觉。

3.教学配套设施不具有时代性,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

大多数院校刚刚升本,在教育资源方面,与综合性院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4.教材难度较大,教材编订中缺乏与学生生活背景相适合的案例

现有的西方经济学通常采用较传统的教材,只涉及经济理论的介绍,大多跟不上学科的最新发展,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尤其是对来自农村的学生而言,更是缺乏对经济问题的了解。现有的很多案例对他们而言,缺乏实际体验,没有说服力,欠缺生动性。

5.教学方式单一化,仍是以经济学理论和概念的讲述为主

二新升本地方院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教学及改革的现实意义

新升本院校大多为经济落后地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开展对于当地经济建设、对于来自当地的众多大学生的经济思维的创立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以我校所处的铜仁地区为例,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商品化程度落后于发达的大中城市,缺乏对相关经济现实问题的了解和分析,急需前沿和先进经济学理论和思潮的注入。(2)新升本院校往往都正处于由原来的师范性院校向综合性本科学校转变的阶段,西方经济学作为管理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以我校为例,西方经济学开设于2008年,面向首届思想与政治教育的本科生开设了本门课程,而这是应专业教学大纲要求而决定的。且我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也申报成功,从2009年开始招生,本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能在我们学校焕发出活力、发挥其效力。(3)我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很大原因在于缺乏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人才。本课程是培养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经济类专才的基础专业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三新升本地方院校中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针对之前的分析,笔者结合本校实际以及本人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于新升本院校中西方经济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1.《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材是一门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我国虽然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方面已达到很高水平,但在教材建设方面却远远落后,严重束缚了教学的顺利开展。现有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方法和数理模型,忽视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西方经济学多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做分析和对策,中国无法照搬,缺乏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故笔者认为,应该针对开设的专业,抓好各类重点教材的更新和建设,任课老师应该结合专业特色,综合各类代表性教材,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规范,制定体现理论性、时代性以及地方特色的讲稿。这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理论体系上,应重新制定一套与中国当代大学生教育相符的《西方经济学》大纲。这个大纲应当是在参照较能反应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趋势的西方国家经济学教科书如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并结合传统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教材,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明确微观与宏观的教学顺次,坚持从微观分析中导出宏观经济问题,将二者有机融合。

第二,教学内容上,要力求真实性,结合地方实际与生活实践,为《西方经济学》教学课程增添鲜活的案例资料。《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实践的学科,实践性很强。而我们的教学内容总是理论的推导与讲解,枯燥乏味。地方院校中,学生生源的单一性和经济学认知的缺乏性,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似懂非懂。因此,我们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同时,补充与理论相关的实践资料与事例,丰富扩展学生的认知体系,将本门课程变为一门生动的贴近实际的课程。

第三,教学内容的差异化选择。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选定上,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内容的取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类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分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实施的经济政策,进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和特点,由此加深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那么在教学内容上应侧重于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和基本规律的分析,而不在于将整个纷繁复杂的经济学体系进行介绍,即内容上应力求简洁、生动以及结合实际。且这个专业学生为文科背景,没有高等数学基础,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数学推导,代之以直观的图形分析或案例讲解,做到深入浅出。而面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也是该专业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故在教学中,应该将整个完备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予以介绍,并在介绍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介绍非主流经济学理论,将一些前沿的最新的经济学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为学生的经济学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他们的经济学思维以及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革新

第一,摒弃原来的满堂灌式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实行双向式教学。现有教育方式下,老师往往只偏重于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缺乏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学生自身也往往只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结论,却不重视思维的创新。从而导致教学中形成老师讲述、学生被动地听这种单向式的教学传导方式。这种方式之下,学生往往只学习知识点,记住了某些原理结论,而对原理如何形成却不甚了解,即忽视了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培养,偏离了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应树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学定教”,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创新。

启发式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仅仅简单介绍教学重点,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思考和提问,也就是类似于课堂讲座的方式。这种方式之下,师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甚至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在课堂上采取让学生就其所关注问题进行讲述,老师作为听者进行提问,在问答过程中形成共识,加深学生理解。作为辅助,老师还应提供学生相关参考书目、资源网站,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以巩固或扩充知识。总之,该教学方式注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探究式课堂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让学生以教材为其探究内容,以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解答疑惑的尝试活动,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更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主动、自发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书本上寻找相关理论去解答问题。

第二,突出实践的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强调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现实意义,即着重实践环节,具体体现在案例教学法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初首创的,到40年代初具规模,普遍应用于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方式。即利用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这也就是我之前强调教学内容方面应扩充鲜活的符合地方特点和学生生活背景相联系的案例资料的原因所在。

教学实践也是一种寓教于实践的方式,即与地区相应的部门和企业联系,构建实践实习基地,让企业和学生共同组成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在本校的教学中,就曾组织学生和校外的超市一起进行市场分析,探讨具体商品的供需状况,进而帮助其扩大市场销售,也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价格弹性及其与销售收益的关系。

第三,改进教学配套设施和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在我校近几年发展中,校、系领导狠抓教学设施建设,集中资金添置了一系列多媒体教学设施。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一开始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媒体将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给学生,将学生带入形象、生动、丰富缤纷的教学情境,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也节省了板书时间,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量。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自由、充分的信息交流平台。仅仅只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也应尽可能开展教学沟通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更为及时、主动。如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课外辅导和信息传输,即进行双向的信息传播——教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信息传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机接受信息,进行交互教学、个性化学习以及分组学习,这有利于避免单纯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不当可能带来的喧宾夺主的负效应。提供给学生广阔的经济学习网站,让其在网络上自由搜索信息,激发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适当聘请知名的企业家和学科专家来校讲座,令学生能随时接触到前沿理论和实际知识,丰富其所学知识。

第五,尝试性地开展双语教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进入到一些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事国际经贸或管理相关工作,这要求他们必须更多、更熟练的使用英语。地方性院校的学生虽然就业方面有所限制,但学好英语,尤其是能熟练应用英语也是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所需。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相当低下,甚至于基本的英语语法都有很大欠缺。在课堂中适当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专业英语的一种学习氛围和情境,并为他们进行英语学习提供刺激;另一方面,经济学的学习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英文文献的阅读,而现在很多资源网站提供的最新理论前沿资料也都是英语版本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到英语,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的培训,便于他们课余的英文文献的阅读。

总之,笔者认为,新升本地方院校中,要想顺利开展西方经济学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学科背景,选择合适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校的地方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从而能够充分体现西方经济学教学特色与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志远.《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课堂教学技巧的运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S1)

[2]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5

[3]许晓红、李定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师,2008(8)

[4]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3)

[5]阳红曼.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初探[J].经济师,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