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后叶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脑垂体后叶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钟雪艳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妇幼保健院合管科,4454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垂体后叶素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2例孕产妇随机均为脑垂体后叶素+欣母沛组和欣母沛组各46例,观察两组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疗效。结果:与欣母沛组相比,脑垂体后叶素+欣母沛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69.25±6.34)ml<(108.46±8.39)ml]、产后24h出血量[(198.62±112.34)ml<(486.43±156.85)ml]、血红蛋白下降值[(1.05±0.29)g/L<(2.01±0.64)g/L]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2.17%<8.70%)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脑垂体后叶素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脑垂体后叶素;产后出血;疗效

产后出血是一种风险程度很高的产后并发症,在孕产妇的产后护理当中,需要着重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对于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需要予以高度警惕和重视,并采取预防性的控制办法,以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其疗效明显优于产后出血后的治疗,进而提高生产安全。本研究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6年8月期间,92例孕产妇于我院妇产科分娩,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在46例脑垂体后叶素+欣母沛组患者当中,最高龄42岁,最低龄20岁,平均年龄(28.4±4.1)岁;其中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19例。在46例欣母沛组当中,最高龄44岁,最低龄21岁,平均年龄(27.6±3.5)岁;其中自然分娩29例,剖宫产17例。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在顺利分娩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注册证号:H20120388)250μg,肌肉注射给药。其中脑垂体后叶素+欣母沛组在使用欣母沛(用量、用法同欣母沛组)预防产后出血的基础上,给予脑垂体后叶注射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259)10U,混合到5%葡萄糖溶液500ml当中,静脉滴注给药,进而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密切监测各项体征指标。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

与欣母沛组相比,脑垂体后叶素+欣母沛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69.25±6.34)ml<(108.46±8.39)ml]、产后24h出血量[(198.62±112.34)ml<(486.43±156.85)ml]、血红蛋白下降[(1.05±0.29)g/L<(2.01±0.64)g/L]相对更低,详见表1

2.2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

脑垂体后叶素+欣母沛组和欣母沛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分别为1例(2.17%)和4例(8.70%),结果对比差异显著(χ2=14.359,P<0.05)。

3结论

产后出血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孕产妇分娩的风险,需要重点予以预防,帮助产妇安全、顺利的分娩。在产后出血的防治当中,改善子宫收缩乏力是一种有效途径,可采用催产素、米索前列醇以及欣母沛作为治疗药物。欣母沛在防治产后出血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通过增加肌细胞和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刺激妊娠子宫肌层收缩,进而发挥其止血效果[1]。

在防治产后出血方面,脑垂体后叶素同样有着良好的疗效。脑垂体后叶素成分中的缩宫素和血管加压素,刺激妊娠子宫肌层和血管平滑肌收缩,进而达到止血效果。经静脉注射后,能够迅速发挥药效,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更优于欣母沛等其他药物。在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治疗当中,联合应用欣母沛和脑垂体后叶素,及时、有效控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充分保障产妇的健康安全[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欣母沛治疗的脑垂体后叶素+欣母沛组产妇,其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69.25±6.34)ml和(198.62±112.34)ml,血红蛋白下降(1.05±0.29)g/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7%;接受欣母沛治疗的对照察组产妇,其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108.46±8.39)ml和486.43±156.85)ml,血红蛋白下降(2.01±0.64)g/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70%,对比差异显著(P<0.05)。

在陈海霞的临床研究当中[3],在68例产妇当中,34例观察组产妇接受垂体后叶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34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催产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321±189)ml和(374±169)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4.7%;对照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463±190)ml和(543±210)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8.2%,对比差异显著(P<0.05)。该报道与本组研究均采用了垂体后叶素作为研究药物,对照药物存在差异,分别选用了欣母沛和催产素作为治疗药物,但最终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充分说明了脑垂体后叶素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方面,脑垂体后叶素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药物,其对于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和保障产妇健康有着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东霞.垂体后叶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综合价值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7):720-721

[2]张俊枝.垂体后叶素用于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7):124.

[3]陈海霞.垂体后叶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