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浅谈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施工

赵国玲

河北省临西县水务局赵国玲

摘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与持久性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施工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施工过程是否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施工后期是否进行了高效的安全性维护都对保障水利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必须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多为政府投资项目,它的施工如若出现问题不仅会损坏国家利益,甚至威胁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与施工企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必须严抓安全性施工,打造优质工程,事实也表明,安全性施工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

一、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施工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自有其复杂性、突发性等特征,但只要提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增强安全意识,并在具体的施工中严抓落实就一定能有效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说可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增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增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安全性施工提供思想保障。将安全施工作为考核负责人的主要依据,以便提高各级人员的自觉性,做到安全施工层层落实,关心施工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将最基本的施工口号贯彻到工人思想深处,防止由于不文明施工造成的事故问题发生。第二,要强化安全施工的组织设计保障。明确工程施工的安全组织需求,使其既能满足工程安全需求,又能适应施工班组的具体工作。

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周边具体环境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涉险施工环节,要制定好安全应急预案。在编制施工组织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本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后能通过对工程安全交底,让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心中有底,为安全性施工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第三,单列并严格使用安全生产专项经费,落实安全经费保障。在招投标阶段,有关领导一定要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将安全生产经费单列出来,并做到专款专用,杜绝违规挪用。只有施工的安全评估后,各项安全标准达标方可拨付使用,并且不能一次性拨付。第四,严抓现场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安全施工最好都要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施工过程,并在施工现场中一一得到实现,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是安全性施工的基础,务必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材料放置场所、生活区、仓库、修配间等布局合理,并且符合防水、防火、防电、防雷击的工程要求。此外,还要密切注视当地的气象水文资料,做好每年的汛前检查工作,优化配置各项防汛物资。第五,强化监控、考核奖惩。水利工程施工的监控具有长期性、过程性的特点,一次要做到监控的一贯性,标准性。做到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控制,并制定相关档案盒公布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向良性发展,是安全施工的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制度,以充分调动施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考核过程实施一票否决,并将问题轻重与年终奖金直接挂钩,并给与一定的惩罚,对于问题严重的则要坚决解聘或辞职,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水利工程耐久性施工分析水利工程一旦建成,其使用年限一般都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水利工程施工必须具备耐久性,也就是说在各种可能导致的材料性能降低的情况下,其结构和部件依然能够发挥其功能。根据工程经验以及数据调查可知影响水利工程耐久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工程设计水平,施工工艺,工程材料状况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混凝土裂缝、钢筋腐蚀、冲刷腐蚀、渗透溶蚀等现象,其中尤以混凝土裂缝较为常见且影响严重,还有麻面蜂窝、夹层缝隙、内部空洞、渗透等问题,以及地基变形过大和表面平整度较差等问题,而且病发现象往往能够引起其他问题的发生。因此,有必要从工程施工和工程材料两个个层面重点针对混凝土开裂采取措施。

三、水利工程耐久性施工措施1.施工养护过程提高耐久性鉴于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自然原有,也有人为原因,如由于浇筑和养护不当造成的开裂现象。多是因为细微施工环节工人没有得到必要的指导和规范,进行毫无标准的自由作业造成的。面对以上问题必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培养引进大批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并深入指导施工现场的细微环节,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国的各型水利工程的施工依然停留在较低层面,普遍存在作业流程不科学,作业方式靠手工,作业面较窄等问题,机械化、电子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型不高。另外,在当前各项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较多的将安全性作为混凝土强度的依据,而忽视构建耐久性要求。尽管一些建设单位提高了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的各项标准规范,但在施工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其效果不明显。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因此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要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湿度差距,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材料生产过程提高耐久性缓凝土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不达标以及配比误差较大时造成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水泥作为缓凝土生产的骨料,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各项指标。而根据笔者调查发现,除一些大城市以外,对混凝土的商品化应用理念仍然不高,而市场中的水泥产品则存在着抗压抗折强度不够,稳定性不达标等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小型水利工程为了节约大型设备的开支,多采用人工投料的方式,不能很好的控制拌和的用水量,改变了水灰比,这直接导致了配料误差的加大,再加上搅拌不均匀,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而在水泥的运送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添加调和剂,而是一味的增加混凝土的砂率和用水量,也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选择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实力的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1]李翠芝,邝霞.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1(23).[2]王志学,赵树凤.刍议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5).[3]张若琳.小议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存在的隐患与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