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临床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临床探析

蔡桂华杨春艳

蔡桂华杨春艳(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摘要】目的:分析肛肠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防治措施,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方法:随机选取20例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导致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本研究中共2.83%的患者经肛肠手术后出现直肠出血症状。结论:对不同肝肠手术患者的术后风险,找出导致患者出血的原因和规律,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直肠出血的发生率,对于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肛肠手术;临床治疗;防止措施【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18-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直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共20例,进行手术后选取的20例患者都出现了并发直肠出血,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26-66岁,平均年龄为(42.15±3.05)岁。

1.2方法对患者实施肛瘘切开手术:为患者实施轻度扩肛后,将槽探针有效插入,将患者皮肤表面准确切开后,利用刮匙搔扒管壁已经发生坏死的组织以及肉芽,将创伤边缘的皮肤修剪好后,保证创腔表现为大口小底的“V”字形创面,有效进行止血后,利用敷料对患者进行加压包扎,在此过程中利用丁字带进行有效固定。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皮肤实施消毒,完成处理后,对患者铺设消毒巾,对患者外痔进行牵拉,有效将内痔暴露出来,并且在缓和外痔两侧的皮肤制作切口,使之呈“V”形,使用弯形的止血钳,将患者内痔的基底部位有效夹住,并且利用7号丝线在患者钳下进行双重结扎,或者对患者实施“8”字贯穿结扎,最后将完成结扎后的内痔残端连同外痔一同切除。

实施直肠放射切口瘢痕松解术: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体位,对肛部和会阴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暴露出瘢痕部位,分段行1-4个放射切口,将瘢痕松解后,接触狭窄部位。实施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对患者按照常规实施消毒处理后,利用手指在患者直肠中进行引导,当发现有明显包块位置有效切开,并且将外切口有效进行扩大,确保可以对患者进行通畅引流,最后利用油纱对患者伤口进行填塞,并对患者实施加压包扎。

1.3统计学方法在本次实验过程中,主要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实验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分别利用X2检验以及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以P>0.05为无显著差异,表现出均衡性。

2结果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院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中20例患者完成手术后合并出现了直肠出血的情况,并发症出现概率为2.83%,临床未表现出死亡的患者。患者完成手术后,临床出血的平均时间为完成手术后的第5天,平均在院治疗时间为(20.05±2.50)d,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30.55±80.10)mL。

3讨论

3.1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原因分析内痔结扎手术患者,由于治疗期间的结扎先滑脱,手术操作过程中余留的残端不多,且未进行缝扎,致使结扎线滑脱,引起出血;手术切口超出齿线以上,又粘膜层至黏膜下层和基底层之间,因为该部位表现出极为丰富血管,如果不能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处理,会导致临床表现出出血的情况;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操作,如果制作的切口过大,一经发现活动性出血点的情况,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肛门创面进行的敷料填塞不够紧致、牢固,进而导致创面出血,研究中也充分证实这一点;术后当日排便或者术后剧烈活动会导致伤口出血的发生;内痔结扎手术患者治疗后一周至10d为痣核坏死脱落阶段,该阶段一旦患者剧烈运动或发生大便干燥就容易导致术后直肠出血;若患者缺乏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血小板减少,伴有血友病,则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出血;患者如果长时间选择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给予临床治疗,会引起出血;治疗期间不严格遵照医嘱,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会导致术后出血;术后剧烈运动、扩肛或者大便干燥用力过大也会引起血痂脱落的情况或者出现创面损伤的情况。

3.2临___________床治疗对患者实施肛肠术后。对其实施正常出血的治疗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对患者出血位置进行有效明确。②使用凝血酶、止血粉、明胶海绵、云南白药进行创面的覆盖和压迫止血。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酚磺乙胺注射,同时可行氨甲苯酸注射液对患者实施滴注治疗,在关键时刻对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避免出现出血严重的情况。③如果患者临床出广泛性渗血的情况,并且血流不止,可以使用含肾上腺素的湿纱布对出血点的基地部位进行压迫,或者将适量云南白药压入至血液渗出部位,研究报道中,在患者的血液渗出部位使用云南白药治疗,疗效明显,高达95%,可见其疗效。

为了防止患者血压表现正常后,出现了小血管遗漏的情况,从而造成患者出现了再次出血的情况,并且可以选择在患者表现出出血的创面上缘实施结扎术以及缝合术。④如果通过一般常规处理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临床表现出血管结扎线脱落出血的情况或者出现了搏动性动脉出血的情况,可经骶管麻醉后,使用肝门经将病灶暴露出来后寻找患者的出血点,有效对患者进行缝扎以及止血。⑤针对大出血合并休克的患者实施局部止血时应对大活动性出血进行立即控制,以有效、迅速的治疗休克。给予低流量吸氧,并针对患者的失血情况给予代血浆或新鲜血液输注治疗。本研究中,患者术后出血的平均时间为手术后第5天,平均在院治疗时间为(20.05±2.50)d,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30.55±80.10)mL,于术后8d左右发生,田颖等人的研究中术后4.5d发生出血症状,在院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1.35±4.06)d,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28.20±75.40)mL,于术后8d左右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明___________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研究结果相近,t=4.365,P>0.05,可见该种术式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郭志芳.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8):1006-1007.[2]颜凤芝,郭秋兰,金国焍,等.不同浓度盐水坐浴配合红外线理疗法对肛肠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27-29.[3]孙林梅,孙林燕,宋磊,等.皮下隧道游离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重度肛周湿疹70例[J].陕西中医,2014(1):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