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培养视角下应用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专业技能培养视角下应用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徐娜娜

徐娜娜

南开大学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心理学教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方向,各类院校都需要提高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将此作为依据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通过相关调查与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研究院校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但学生就业质量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很多毕业生并不满意自己在上学期间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是现阶段教学实践环节面对的主要问题。在短时间内,应用心理学学生毕业人数呈现出急剧增加的状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日渐加剧。毕业生真正从事相关职业后会发现缺乏专业技能问题相当严重。这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挑战。所以,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必须将理论与技能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实现对学生应用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有效培养,并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恰当应用所学技能。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技能培养;教学模式

引言:从学生对口就业角度来说,专业技能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专业技能作为基础内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对应用心理学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有效培养。最为有效的专业技能培养策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别为:呈现、演练、实践与反思,该方法作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情境下将专业的技能直观展示给学生,就是指“呈现”;“演练”同样需要构建相应的课堂情境,学生在适当的课堂情境中进行演练,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实践”则不需要构建相应的课堂情境,而是需要在真实情境下开展相应的操作与践行,操作对象为专业技能;“反思”是在教学以及实践完成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在教学与实践充分融合的基础上,科学培养应用心理学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专业技能培养视角下应用心理学教学改革现状

各院校增设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直观体现,逐步满足社会对心理学人才提出的要求,但是我们仍旧需要面对如何才能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这一问题。各个高校都已经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对实践课程设置工作的不断优化。实验、实习以及实训是构成完整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些课程都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培养提出较高要求。除毕业实习以外,专业技能实践训练被忽视这一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培养模式所占据的比重相当小。咨询技能、测量技能以及辅导技能等,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但学校并没有针对这部分技能设置具体的课程。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度追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但是教学过程被忽略,很多都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实际操作[1]。

通过对传统第一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共性问题,即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工作被忽略,而第二课堂教学并不能弥补第一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存在专业指导缺乏的问题,甚至不存在任何专业指导。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重视理论,学生虽然已经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但是并不能利用所学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过程中,可利用多种方式,最为普遍就是实习实训,这也是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习实训后可得到有效的培养与训练,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但是这些都必须得到教师的引导与支持,帮助学生利用科学的方式训练自身所学知识与技能,严格遵循因材施教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实习实训。

二、“呈现·演练·实践·反思”教学模式初探

“呈现·演练·实践·反思”是在实践过程当中,通过不断总结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工作而得出的教学模式。总结来说就是需要将相应的技能直观展示给学生,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在该种教学模式中占据核心位置,训练需要与课堂教学同时进行,最终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所学的知识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将实践用于课程学习过程中,还要在生活中进行一系列的实战演练。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将相应的专业技能操作展示给学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过度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反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示范作用被忽略了。

例如,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中,该课程有涉及到心理咨询技能的讲解。教师为在讲解上述过程当中获取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课堂中结合适当情境进行演练,学生通过认真学习与观摩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心理咨询技能的实质内容。该种教学模式可分为前期以及后期两个阶段来具体实施。前期主要是将基本的理论概念讲解给学生,教师的演练也是在前期进行,教师需要将课程当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可在课堂中将《团体心理辅导》中建立团队的技术直接向学生进行演示,也可将一些小实验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展示给学生,如《实验心理学》[2]。学生的实践、师生的共同总结与反思则是在后期进行。后期阶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较为严格,不仅需要迎合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保障其有计划性以及系统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真正参与实践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准备与记录工作,任务以及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发挥驱动与导向的作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是在对自身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完全可以放任学生自身开展实践任务,还是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课程,给予适当的跟踪与指导。

多数心理学专业课程都可应用上述教学模式。《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实验设计》等都是该教学模式应用的主要范围。我们可结合《心理学实验设计》这一课程对其进行分析,教师可将推导实验设计的过程再这一环节展示给学生,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实验实施过程当中,学生在观看和参与的过程中也可进行小组讨论,进而加深对实验设计理解程度。课堂演练中,需要教师将相应的选题提供给学生用于选择,然后让学生利用独立或者分组方式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从课外实践环节来说,学生需要借助一个完整的实验来提升自身独立探索以及思考的能力,但是同样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与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些实验细节进行,也可全部评价反思实验课程。任课教师在使用该种教学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性质,通过及时调整分配各个模块课时的方式,保障课程开展的合理性。

三、“呈现·演练·实践·反思”教学模式的特点

训练以及实践的针对性是“呈现·演练·实践·反思”教学模式着重突出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完成观摩以及演练之后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这是提升实践有效性的先决条件,教学一体化可通过上述模式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该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示范教学法

在“呈现”环节,要求教师现场演示,学生观摩。一些课程中如《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还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可增强师生互动的频率和强度。

(二)强调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后期的课外实践,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但学生可自主选择实践课题或任务,并灵活选择相应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综上所述,该种教学模式需要利用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式,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主要涉及教师呈现、学生演练实践以及师生共同反思评价等,真正意义上做到教中做、做中教,并在学习过程当中做到相应的实践,有效改善学生实践能力较低的问题[3]。

结语:特色明显以及实践性较突出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明显特征。“应用”是应用心理学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应用心理学突出强调的一个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可以忽略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必须要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技能的培养工作。严格的说,每门课程都必须给予应用性以及实践性教学应有的重视程度,在课堂教学当中,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创造性的乐趣。紧密结合课内外内容,并通过校内外互相配合的方式,改善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从专业技能培养角度来说,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得到相应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支撑,专业技能培养在其中发挥相应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奕冉.广西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5(11):148-150.

[2]郭瞻予.转型视角下高师院校UPS协同育人模式探究——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0(4):98-102.

[3]张斌,邱致燕,王叶飞.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