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竞赛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推动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浅谈设计竞赛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推动作用

谢翔宇

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524000

摘要:通过参加各类工业设计竞赛,如国药工程杯全国设计大赛,可以非常大地促进对制药工程专业大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设计竞赛对我国大学教育改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种辅助和促进手段。组织制药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各类设计能力培养的各项大赛,是一种培养设计能力非常好的方式。

关键词:国药工程杯设计竞赛制药工程

一、引言与背景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化工专业的下级学科,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的人才为目标。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范围广,因此,如何让学生综合应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就成为制药工程专业老师的一大挑战。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前身是理学院)于2009年开设制药工程专业,多年来积累了不少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经验与成果。我们发现,通过参加化工设计类竞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于是,学院连续几年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与省级的设计类竞赛。最近三年,学院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组队参加“国药工程杯”设计竞赛,对制药的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设备等进行了设计,学生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并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今年还组织学生参与道达尔杯化工安全杯,学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竞赛对学生的推动作用

1.竞赛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覆盖的知识面较全,基本实现了对制药工程这门交叉学科的主要教学领域的覆盖。学生们通过组队参加竞赛,对每一个领域的相关知识都会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也推动了理论的教学。

2.竞赛组织严密,条理性强,制度保障完善。每届竞赛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竞赛分为初赛、复赛,通过评委会层层选拔,评选出竞赛结果,通过划分层次,使得整个竞赛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即使是一次竞赛并没有获得奖项,但是学生们通过一次完整的设计过程,学习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还多。因此,参与竞赛重在过程,重在让学生们综合使用自身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而奖励只是锦上添花。

3.竞赛机制注重改革创新。以国药工程杯为例,每次竞赛结束后,专家评委都会在决赛结束后对本次竞赛进行认真总结,听取不同学校对本次竞赛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探求解决方法。学生通过专家评委的总结,也能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继续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度重视学科竞赛

在充分调研分析国内外各工科高校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的情况下,以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为培养核心,我们提出了针对工科类大学生的工程设计竞赛指导与管理体系的框架,做到赛前准备、赛中培养、竞赛后提升三个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要线索,以提升学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为主要目的,通过建立健全学科竞赛思想与质量管理体系来完善大学生竞赛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这个竞赛指导与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

1.以竞赛作为纽带,将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统一起来。

2.以赛前的“趣味”学科实习,调动大学生们的专业兴趣,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国家及省部级竞赛的锻炼,培养一批竞赛尖子生,形成模范效应。

在设定了目标以后,通过对设计竞赛对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作用的研究,在深入分析教学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改革之间的关联后,我们初步认为,要充分发挥教学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构建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只有构建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参赛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各位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功夫下在平时与积极参赛相统一。因此,在参加设计竞赛评价过程中,我们把学生的平时教学表现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项,进行分析,进行重点评价。通过积极参赛进一步发掘平时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平时教学延伸教学竞赛取得的成果。(3)重在过程与正确对待结果相统一。工程设计竞赛重在通过竞赛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工程专业建设向好的方面发展,因此在教学竞赛过程中,我们要重在竞赛过程,通过竞赛发掘问题,通过竞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竞赛寻找推动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方法。对竞赛的结果我们要正确对待,不能唯结果论。

参考文献

[1]石更强杜妍辰基于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设计和应用实践能力教学改革与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5,(03):166-167。

[2]朱涛论教学技能竞赛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高校论坛,2014年,9月,(中):170。

[3]熊匡汉高校教学竞赛意义与品牌示范效应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