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心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效果

袁梅张芯梅张绍泉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在住院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了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及抑郁症状评分都显著较对照组患者低,其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患者短,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患者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得到缩短,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血管内科;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包括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风湿性心脏病等。临床上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主要采取住院治疗的方法。多项临床资料表明,由于受病情的影响,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非常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的这些负性情绪会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使其住院时间延长,降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文献显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得到缩短,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2]。为了验证优质护理的有效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80例,均为201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其中48例为高血压患者,82例为冠心病患者,12例为心力衰竭患者,38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0例患者中男120例,女60例。年龄32-75岁,平均(49.8±3.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在各项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照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接受病情监测与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多数心血管疾病都是慢性疾病,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要长期饱受病情的折磨,这样就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焦虑、烦躁及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会给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在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关心。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告知患者负性情绪会影响其病情的康复,要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唱歌、下棋与打牌等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在面对疾病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1.2.2健康教育

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都缺乏对自己病情的了解,部分患者甚至不清楚自己所患疾病的危害,这非常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所以,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将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危害、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介绍给患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做出详细的解答。可以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不断提高。

1.2.3加强心功能监测

相关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严重者会出现合并心力衰竭的情况。所以,在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对其心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心功能监测的方法为:常规心电图检查每天进行2次或者是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24小时。若患者出现了心功能异常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遵医嘱配合医生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2.4饮食指导

对于在住院期间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人员要叮嘱他们的主食应为谷类食物与蔬菜,并多食用新鲜水果,高蛋白质和高脂肪食物应尽量少摄入,以使其体内血脂水平得到降低,使其心脏负担得到减轻。此外,多项研究发现,饮酒与吸烟都会导致外周血管收缩,从而使心脏负担有所加重。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劝导其戒烟戒酒。

1.2.5用药指导

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为了使这类疾病患者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他们的用药指导,向其讲解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心肌缺血药及溶栓药等药物的用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还应着重讲解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时的处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完成相应的护理后,要对其接受护理前后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记录。焦虑症状评分及抑郁症状评分的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就越严重。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与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和t进行表示及检验,计数资料以(%)和c2进行表示及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焦虑症状评分及抑郁症状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在焦虑症状评分及抑郁症状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及抑郁症状评分都显著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4±2.9)天,对照组为(15.5±2.4)天。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患者短,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与抑郁症状评分均显著较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患者短,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患者高。提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使其住院时间得到缩短,使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慧芳;;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8期

2陈桃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7期

3纪芳;;疗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成效[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02期

4叶琳;李晓雯;王芳;;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