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杨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杨静

杨静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材料是构筑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因此混凝土结构质量对于整体工程质量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保障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相关施工单位有必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且为了避免管理盲目性,要以其中要点为方向,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中的最重要技术内容,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必须做到结合实际情况消除可能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例如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在具体的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围绕某些可行性施工技术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建设整体质量。

1混凝土结构的简介以及浅析

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将水泥、砂、石等原料通过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所制成的一种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结构体,在实际的混合过程中,还会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以及防火、防水材料,而且对于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环境,还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对整个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相应的调节。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建设工程中被大量应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好,不容易挥发,从而在混凝土结构的运输过程中,不用对运输车进行特殊的处理。其次,混凝土结构具有抗腐蚀性,在一般的建筑工程所应用的环境中,不会受到天气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除非是人为大规模的破坏,才会对整个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还有就是,混凝土结构的生产条件较低,整个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原材料取材方便,而且相关材料的价格较低。最后,混凝土结构的耐压力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特殊加工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防爆特性。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及产生原因

如果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材料或技术应用不到位就会出现严重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且裂缝表现为外墙墙皮脱落、墙体膨胀、裂缝逐渐变大。究其根本,导致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首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就是水泥,但水泥在长期使用后必然会出现水化热现象,此时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突变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其次,外界环境因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到混凝土的结构温度,比如说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低,混凝土内外部结构的温差会逐渐增大,出现“温度应力现象”。而当温度应力逐渐增强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就会出现裂缝。再次,混凝土自身原因也会引发结构裂缝问题。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强度由水泥硬化而产生,因此如果混凝土中所含有水分下降大约15%~20%左右,它的水蒸发量就会超出标准限定状态,此时整个混凝土结构都会出现明显的自缩。所谓“自缩”就是指混凝土内部水分实际蒸发量远远大于标准蒸发量的情况,因此可以了解到混凝土结构的自缩程度直接决定了它的自缩值。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点

3.1混凝土的配制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的质量是第一位,混凝土的配制要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配制。将砂石、水泥以及其他配料与一定比例的水进行配制搅拌。不同的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不同,配比的模式也不同。配比的要求要根据多次的试验比来确定,确保科学的配比量。若在配比过程中,砂石含有一定的水分,则会造成配比结果的出入,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测定和配比。

3.2模板施工

在模板施工当中,主要需重视模板制备、模板安装两个要点。在模板制备当中,需要依照工程设计方案,制作相符的模板,例如木模、滑升模板等等,其次将这些模板安装在指定位置,尽可能避免误差,同时需要采用灌浆操作将环氧树脂灌注于混凝土浇筑面,使两者粘合,最终灌注完成之后对模板位置进行精调,进一步缩小误差,同时需要采用海绵条等材料填充,以避免漏浆现象。

3.3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对温度的适应性

首先,减少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的使用量,由于水泥在其固化的过程之中,会向外界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而当建筑作业完成之后,水泥中多余的热量无法有效的释放出来,当外界的温度和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出现差异时,就会导致整个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纹。所以,要减少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的使用量,通过使用新型原料来代替水泥,或者在混凝土结构中适当的加入减水剂,加速水泥的凝固,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热量的聚集。除此以外,还要通过优化混凝土结构的搅拌技术,使水泥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完全释放。其次,主要是通过控制浇筑作业期间的温度来提高混凝土结构对温度的适应性,在实际的浇筑作业时,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温度范围,从而,在施工时间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时间段,从而避免浇筑作业完成之后,整个混凝土结构内部集聚较高的热量无法释放。最后,是采取强制降温的方式来释放掉整个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预先在整个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水管,然后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向水管内注入循环水,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

3.4混凝土结构当中的抗裂技术

关于裂缝方面的一些问题,在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在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当中,为了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裂缝问题的发生,可采用抗裂技术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当然,其抗裂的方法也非常多,目前,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其通过采用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在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加入与之相适应的添加剂,进而增加混凝土的自缩数值,避免裂缝问题;第二,增强材料,在混凝土当中可以加入金属材料或者是纤维材料,这些增强村料的加入,可以有效的使裂缝问题得到降低;第三,控制配比,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此方法的使用过程当中要选择具有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要对所使用的材料上,用科学的方法准确计算其用量,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之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养护阶段,养护当中首先要采用草席等覆盖在混凝土浇筑面,由此起到保温作用,其次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混凝土温度过于高,导致水化热温度异常。此外,为了能够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表现,应当在现场中安置温度传感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当中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从而使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另外,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加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知识的了解,从而达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施工要求,使工程的整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忠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2018(12):120~125.

[2]房德成.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2018(3):125~126.

[3]高岭.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19(2):87~89.

[4]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6(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