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和优化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和优化途径分析

杨静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修造厂天津300300)

摘要:提出了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例分析,对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与优化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并针对机加工成本控制的优化途径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加工;成本控制;优化

引言:对于机加工工艺而言,成本控制与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站在企业的角度,必须不断提供机加工工艺水平,改善产品生产质量,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的优化。

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工艺定位偏低

企业对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定位即是指企业工艺定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突破,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些大型企业,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影响。然而就总体而言,在价值链中我国制造业依然处于低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有所缺失,在工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以某种胸带调节扣的零件生产为例,其采用45#冷轧钢板为材料,传统工艺流程需要经历12道,例如平磨、线切割等等,这种工艺方法具有较长的周期,并且难以保障质量,需要耗费较高的工时费,每个零件生产产生的费用超过3元,而有的具有较高工艺定位的企业则对精冲加工工艺加以运用,每个零件生产产生的费用只需要0.45元,可见在成本控制方面这些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2工艺技术水平不高

所谓的工艺技术能力,就是指待设计部门对工艺技术确定之后,其他部门根据设计形态与特性,将其向具体事物进行转变的加工技术保证能力。工业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生产质量,因此这与企业工艺成本控制与产品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工艺技术能力都达到合格标准,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部分企业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大多沿用传统的技术方法,加工进度没有实现进一步提升,无法推动生产的批量化发展。

3工艺管理科学性不足

在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工艺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等,此外,设置组织机构、发展工艺技术以及制定工业制度也是工艺管理的内容。站在现代企业的角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相关职责,在工业管理,必须提高技术手段的专业性,这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管理人员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其次,还需要围绕管理制度进行建设与完善。然而根据我国制造行业现状,不难发现“官本位”思想在一些企业十分严重,这一点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是突出,这种思想严重影响到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在管理实践中,有的工艺纪律无法贯彻落实,甚至逾越制度行事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如此一来就导致工艺管理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对于企业成本控制有着不利的影响。

4产品工业设计落后

产品工艺总方案能够反映出产品工业设计水平。工艺总方案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材料管理、采购、质量控制、工艺特点分析以及工艺计划安排等等,对于工艺社会各年产而言,工艺总方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工艺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换言之,就是要改善工业投资与工艺成本的比率,对各方面因素予以综合考虑与分析。然而,对于有的企业,他们的产品设计缺乏先进理念,在工艺设计总方案制定中考虑不足,对基本投资的回收期有所忽略,更多的是去围绕工艺成本进行比较,如此一来,工艺设计水平就难以提升,无法改善成本控制的效果。

机加工成本控制的优化途径

1做好原材料控制工作

作为机加工生产作业的物质基础,原材料控制对于成本控制的优化而言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使原材料控制得到强化,就必须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准确计算原材料需求量,严格按照预算进行选材,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浪费想象得到避免;第二,做好原材料监管工作,实现对原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对于一些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应严禁其投入使用;第三,严格执行交货规定,确保原材料交货不及时而导致生产进度被延误,实现对人员成本的有效控制。

2努力改进工艺技术

以毛坯生产技术为例,在毛坯制造与生产过程中,毛坯类型与工艺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也决定了零件机械加工效率。因此,改善毛坯技术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提高毛坯工艺质量的有效途径。以侧盖零件生产为例,在试制过程中采用25棒料,然而随着工艺成本的提升,在批量试生产过程中,毛坯技术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开始对压铸件毛坯加以运用,如此一来就大幅度降低了工艺成本。

3充分运用现代数控技术

相较于人工技术,数控技术的误差率更高,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数控技术,以划线与定位孔为例,在数控加工中可以反映出工艺位置。当然,有的加工工艺只能够采用人工方法,此时就需要合理控制机械工人工作状态,避免出现疲劳操作而导致操作误差情况的出现,如此才能够保障工艺质量。

4合理选配机械设备

在选择零件加工设备时,必须坚持工艺的适应性原则。在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生产中,可采用一些传统的通用设备。然而大批量生产则需要优先考虑专用机床、多工位机床以及组合机床等设备,如此才能够为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此外,有的零件对精度有着较高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削切速度,避免零件参数误差出现,确保产品质量与标准相符合。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进给量与削切深度等工艺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使机械加工时间得以增加,为产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此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结语

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一些企业在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作为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必须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机加工工艺整体水平。鉴于此,针对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和优化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阳光,孟弘懿.浅谈机加工工艺成本控制和优化途径[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12):120-120,122.

[2]张才.浅议企业机加工成本经营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9).

[3]姜少飞,卢纯福,鲁聪达等.用于机加工产品设计过程降低成本求解的知识表示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7,43(3):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