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治疗网络成瘾综合症30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治疗网络成瘾综合症30例分析

马姜嫄邢莉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目的:分析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治疗30例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单独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实施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网络依赖程度及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网瘾依赖改善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治疗网络成瘾综合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网络依赖情况,并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东莨菪碱;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46-02

网络成瘾综合症是由过度用网引发的行为失控疾病,临床常出现长时间上网、沉溺网络、无法控制上网行为、耽误日常学习工作等诸多表现,给患者生活甚至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认为网络成瘾综合症是由心理因素导致,治疗常通过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关心、鼓励患者,营造温馨环境,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帮助患者早日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本研究认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发生可能与精神病变有关,患者沉迷于网络中,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感,神经系统持续兴奋,如不能上网时,患者出现低迷、无力等,出现依赖性。本研究为探究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对网络成瘾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对30例患者实施相应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30例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将其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年龄14~27岁;网络成瘾时间6个月~4年。研究组年龄14~28岁;网络成瘾时间7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理学年会制定的标准:①上网时全神贯注,离开网络后念念不忘;②常感到上网时间不足因而产生不满;③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④上网时间一旦减少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⑤一上网不良情绪即消失,并呈现精神亢奋状态;⑥因为上网而荒废学业和事业;⑦因为上网放弃重要的人际交往及关系等;⑧不惜支付巨额费用上网;⑨向亲友隐瞒自己频繁上网的行为;⑩有孤单失落感。上述10项中满足4项及4项以上,诊断为网络成瘾综合症,排除经历其他成瘾物质作用者,合并其他器官严重损伤者,严重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具体包括:①与患者亲切友好地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早期经历,了解患者对网络的看法,并分析患者负面情绪及不良行为的产生因素,探究其网络依赖发生原因。②向患者科普疾病产生的因素、临床症状、不良影响等,与患者分析疾病发生前后自身变化及周围环境变化,并对网络使用进行探讨,使患者能够正视疾病及网络的作用。③与患者共同商议,制定合理科学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④向患者宣扬户外活动、读书等其他娱乐休闲方式,鼓励患者多多参与各项活动,寻找对身心有益的活动及爱好,转移患者对网络的集中力及注意力,帮助其减少上网时间。⑤对患者家属实施干预,向其说明疾病的状况,要求家属正视疾病,以正确态度对待患者,对患者实施关心爱护。与家属沟通,在家属及患者的共同商议下制定良好的奖罚制度,要求家长根据患者每天上网时间、治疗态度、生活作息等,给予患者一定的奖励或惩罚,督促患者认真执行治疗方案。连续治疗2周。研究组实施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皮下注射,0.3mg/次,1次/d,连续用药5d。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网络依赖程度及心理状况变化情况。

网络依赖状况改善使用本研究自制量表评价患者状况,包括:①改善:患者自述现在对网络的依赖降低,因故不能上网时未出现焦躁、紧张等症状。②未能改善:患者仍无法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依赖,不能上网时出现严重的紧张、焦急等不良情绪。

心理状况变化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分值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19.0版软件进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网络依赖状况改善比较

对照组15例患者中治疗后9例患者网瘾依赖状况得到改善,6例患者未能改善,改善率为60.00%(9/15)。研究组15例患者中治疗后14例患者网瘾依赖状况得到改善,1例患者未能改善,改善率为93.33%(14/15)。两组改善率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31)。

2.2心理状况变化

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断增多。网络成瘾综合症是指过度使用网络造成的心理损害现象,患者临床常出现沉迷上网而无法控制自身行为、日常工作学习受到影响、精神状态严重损害等诸多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家庭幸福,且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发病人群年龄越来越低,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网络成瘾综合症多采用心理干预治疗的方式,通过分析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沉迷于网络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措施,疏导患者不良洗情绪,使其能够找到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有利于其走出网络世界。此外,网络成瘾综合症会出现类似于毒品的戒断症状,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期沉溺于网络,精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神经系统高度紧张,神经递质源源不断释放,造成患者神经功能紊乱。因此可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干预。东莨菪碱是常用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其应用于机体,可阻断神经递质的作用,从而抑制中枢神经兴奋,起到镇静作用,改善患者焦躁状态。本研究对30例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实施东莨菪碱辅助心理治疗,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网瘾依赖改善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0.00%,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东莨菪碱辅助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网瘾依赖改善率,并降低患者SAS、SDS评分。

【参考文献】

[1]代宇,朱天民,文超,等.电针结合心理康复治疗对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2):3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