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初探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心理干预

黄珍海

重庆市酉阳县兴隆初级中学黄珍海409804

摘要:我将从英语课堂上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学习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它是对有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或有这方面倾向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心理干预原则;策略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里的人外出务工已成普遍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氛围不佳,导致了这部分孩子的心理或不平衡,或偏激,或内心孤僻;在学校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中,有时会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尤其是他们进入初中之后,由于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英语学科对理解的要求不断增大,他们的成绩可能大幅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就可能诱发不良行为,例如他们在课堂上故意说话、不集中精力学习,高兴时就看两眼黑板,不高兴就睡觉;不认真做作业,不及时复习巩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出现很多充满负能量的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在英语课堂上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挫败感、自卑感和获得性无助感等消极心态进行积极的干预,引导学生恢复自信心,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

一、我们要善于运用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把理论与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恰当地结合起来,通过研究,不断探索,对初中生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心理干预,来解决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2.发展性原则

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英语心理发展的需要予以必要的帮助,促使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尽最大可能来开发其潜能。

3.预防性原则

我们要及早地发现问题,与家长取得有效的联系,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心理问题学生的产生,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去围堵,总之要记住:预防重于围堵。

4.疏导性原则

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学生是懂道理的,我们需要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变单纯说教为相互信任与沟通,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和方式,善于把握不同类型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最佳心态环境中受到教育。

5.差异性原则

我们在做工作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个别差异。每个学生有着很多的不同,他们的能力、兴趣、经验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不一样,具有很多的独特性。因此,要用不同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促进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健康心理形成。

二、课堂上进行心理干预的基本策略

1.及时了解,防患未然

农村初中有少数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心理上隐藏着某些问题,他们的“身心健康”处于边缘状态,某些特定的外部诱因可能引爆这些潜在的问题。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与家长和学生谈心等方式了解这些孩子潜在学习英语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通过谈话对其进行辅导,引导其自我觉醒、自我发泄,从而缓解他们潜在的心理问题.尽早帮助有倾向的学生找出原因,积极疏导,尽快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走出阴影,早日融入和谐的班集体中,并健康成长。

2.课中关注,辅导矫正

针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问题,通过仔细观察和调查了解,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教育和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行为习惯,恢复自信,激发学习热情。笔者曾将五种心理干预法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行为模式的形成起到了不小的帮助。

(1)恰当的关爱: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感觉受到关注。例如:某学生因父母经常冷战,经常生闷气不沟通,造成其在课堂上发呆、搞小动作等,我发现后就在课堂上对其给予关注,或用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帮助她回归课堂。

(2)要有针对性:失败的学生是有各种原因的。为了帮助这类学生尽快找回自信,提高成绩,我常常让他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习题,并在他们完成后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3)学会减负:有些学生因为其接受能力差,加上爱拖沓,常常磨磨蹭蹭地去完成作业。对于这类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其自身特点,要突出重点和分化难点,让他们每次都有所得,逐步恢复信心。

(4)适时激励: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吝啬赞美,而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点进步,抓住时机当场表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5)冷处理:那些“问题学生”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他们在课堂上出现不当行为时,我们冷静下来,只要不影响上课,当堂不做处理,通过一些暗示让他们自觉纠正。

3.及时跟踪,适时疏导

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表现,我们要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运用合理合度的方法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心理干预的“三个注重”

1.注重学习、参考心理学最新成果,准确判断、合理运用

我们平时要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有关心理学理论资料并加以学习,能从实际出发,去实践。

2.注重学生集体心理素质教育和引导

农村初中生英语课堂教学心理干预模式贯彻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在课堂英语学习的活动中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个别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和烦恼,也不要忘记对整个集体进行心理教育。

3.注重提高自身正能量,教学相长

我们提高自身的正能量,针对农村初中生实际,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各种充满正能量的学习活动,在集体活动中逐渐矫正存在的偏常心理,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及自强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造成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学要求、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爱好、基础等。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有效的解决是十分依靠学校、社会、家庭、教师群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适时适度的干预。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与家长、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农村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快乐时光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