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神经官能症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胃肠神经官能症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分析

夏敏

(成都市彭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193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肠神经官能症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共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艾司唑仑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疾病,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效果,具有推广与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胃肠神经官能症;小剂量艾司唑仑;马来酸曲美布汀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20-02

胃肠神经官能症也可以称作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精神因素所导致,例如:情绪紧张和焦虑等,给患者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正常运动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引发胃肠道功能出现障碍等。胃肠神经管能症临床症状:反酸和嗳气,恶心以及食后饱胀等,当患者情绪出现严重波动时,会直接加重患者病情。患者起病比较缓慢,长期忍受病情带来的危害,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在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共有患者40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5±3.5)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5.5±3.5)年。实验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5±2.5)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5.5±2.5)年。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恶心呕吐和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有效时间在30天以上,在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之后发现,患者十二指肠和胃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等。两组患者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艾司唑仑口服治疗,其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1毫克;实验组患者在小剂量艾司唑仑口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辅助治疗,关于马来酸曲美布汀的使用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100毫克。对两组患者进行一个月的临床观察,判断患者各项生命指标[2]。

1.3判定标准

对两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判定,临床效果评价标准为0级、1级、2级三种。其中0级表示:患者由胃肠神经官能症疾病引起的腹痛和腹胀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均以完全消失;1级表示: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由胃肠神经官能症疾病引起的腹痛和腹胀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明显有所改善,虽然会存在相应的疼痛,但不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2级表示:患者即使在临床药物治疗后,其由胃肠神经官能症疾病引起的腹痛和腹胀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无任何改善,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显效:患者临床效果评价标准为0级;有效:患者临床效果评价标准为1级;无效:患者临床效果评价标准为2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实验中,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以此完成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工作,其中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利用t值与χ2进行检验,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各组患者在显效、有效与无效比例如下: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为95.00%,有效率为2.50%,无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为75.00%,有效率为5.00%,无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80.00%;即97.50%>80.00%,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极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主要是通过自主神经对肠神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整体胃肠的正常运动,这类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情会反复发作,其原因为患者精神出现不断波动所导致[4]。在患者患病期间,只有对其进行早期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病变的出现,具体治疗期间,选择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采用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因此,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与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运高.小剂量艾司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0):93-93.

[2]刘运高.小剂量艾司唑仑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研究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171-172.

[3]阿依古丽·吾拉孜哈力,武雨霞.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566-2567.

[4]赵文娟.痛泻要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7):94-94.

[5]杨志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34(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