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

王飞

王飞

深圳市欣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施工新工艺大量出现,这改善了园林景观效果。而在园林施工新工艺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管理与技术难点,要想充分发挥新工艺的作用,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技术难点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精神需求不断提升,而这也促进了园林的建设。在园林建设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园林施工工艺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园林施工新工艺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与传统园林施工工艺相比,新工艺的实用性更强、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高。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园林施工新工艺,园林工程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具体的应用中,存在着一系列管理与技术难点,而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园林施工的管理水平,以充分发挥园林施工新工艺的作用。

一、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

1.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范围较窄

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产生来看,多数新工艺都是园林施工人员在具体的实践中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摸索出来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这方面来讲,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应用中应该有其独特的范围,有固定的应用条件。而不同的城市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不同的气候环境、地貌特征,并且所适用的植物种类也不同,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通过实践而来的园林施工新工艺,只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园林建设,而不能作为一般规律进行广泛推广。因此,园林施工人员如果要引进其他地区的园林施工新工艺时,要与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促使引进的新工艺能够适用当地的施工环境。

2、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在园林施工中,要创新和推广园林施工工艺,不仅需要有合适先进的设备来促进,还要求园林施工人员有较好的专业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并且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施工理念,在施工方法与施工理念上充分体现园林施工的各环节的关联性以及景观整体概念,这样在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时,才能做到因地制宜,避免园林施工中不良影响的产生;此外,一些专业型的园林施工新工艺,是由专家学者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园林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改进获得,这类新工艺理论性较强,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也较高。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园林施工人员普遍素质较低,与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园林施工工艺的创新与新工艺的推广。

3.与园林施工新工艺相对应的管理不完善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出现,促进了园林施工理念的进步,但同时也对园林管理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施工新工艺与施工理念的结合,体现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注意园林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避免园林施工中不良影响的出现。然而在实践中,多数园林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园林植物种类选择搭配、种植与保护,园林管理等环节中,对如何改造园林小生态、如何实现植被的协调配置等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仅依靠园林施工工艺的改进是无法解决的,还需要不断提高新工艺的综合运用水平。

二、解决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与技术难点的措施

1.建立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制度

要更好地管理好园林施工新工艺,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制度,更好的对新工艺的应用进行管理。首先应建立园林施工新工艺检验制度,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新工艺应用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就需要对引进或创新的新工艺进行检验,通过现场实践等方法,来考察新工艺是否能够在本地园林施工中予以采用,或者探索新工艺应用所需的前提条件,在确保新工艺的应用符合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后,再进行应用。其次,要建立园林施工新工艺质量监督制度,在新工艺应用以后,还应该对新工艺的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将新工艺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与取得的成就进行记录,并与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对比,综合优劣,加以改良,确保新工艺的施工质量。

2.提高新工艺应用的可预见性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应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园林施工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管理实践中,在遵循园林施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以城市的整体规划为基础,在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前,园林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为应用新工艺提供信息参考,这是应用新工艺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以提高新工艺应用的可预见性。在具体的园林施工实践中,对于园林施工和新工艺的应用应进行统一规划,并结合具体施工实际,确保园林施工的科学性,尤其是在园林景观的施工中,一方面要积极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落实施工要求,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在应用新工艺前,需要对当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并以现场实践的方法,来考察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效果,确保新工艺应用的可行性。

3.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科学、合理、高效地运用施工资源,提高资源在施工过程中的利用率,是城市园林建设新工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在城市园林建设工程中运用园林建设新工艺的主要目标。在园林建设中,应辩证地看待新工艺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关系,不可为了应用新工艺而应用新工艺,因为追求新工艺而忽略传统工艺,新工艺的使用要以资源的合理配置、运用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具体的园林施工中,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如园林施工地若有湿地资源,则应将湿地资源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对施工中需要使用到的水电等资源,也应该进行统筹规划。由于园林建设中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园林功能建筑施工、园林路面建设、植被灌溉等多方面都会使用水资源,在新工艺的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合理配置水资源,而在工艺技术的应用中可采取利用率更高的喷灌、滴管等新型灌溉技术,对园林植被进行胶水作业,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在园林建设中,园林施工新工艺应注重革新,积极探索低消耗与高产出的工艺艺术,使园林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使建设过程中用到的养护、灌溉、植物、土地等各类资源达到最理想的配置,更大限度的实现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分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4.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在园林施工工艺不断发展的同时,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应该不断进步。对于园林施工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除了开展职业道德、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外,同时还要传授园林绿化工程的相关知识,传授园林施工新工艺,一方面让施工人员了解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明白园林绿化工程并不是简单的将相关施工项目完成以后,就代表园林绿化工程竣工了,另一方面,促进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精髓。施工人员在园林施工中,应充分熟悉与了解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中各植被的特点等。比如,在园林施工中,通常会对不同植物品种进行搭配,实现“花、草、木”合理搭配的效果,因此需要掌握各类灌木、乔木以及各类花草品种的生活习性;而在园林叠石堆放等各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园林景观的审美要求以及叠石具体特点。园林施工和新工艺的应用,对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促进园林施工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

三、结语

园林建设,是改善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施工新工艺不断出现,但这些新工艺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管理与技术难点,要充分发挥这些新工艺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1(15)

[2]雍安乐.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