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治校方略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浅谈农村小学治校方略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卢启伍

卢启伍

〔摘要〕我国农村小学开始了新一轮的撤并、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一般采用就近合并的原则,即把几所学校的学生合并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里去。从总体上看,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当前全社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是每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撤并调整效益和教育质量

1整合农村小学应注意的问题。

1.1当前与长远问题。整合后的小学留哪所、撤哪所,怎样建设。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留的学校要考虑地理位置、尽量要满足三个条件:一、区域的中心;二、通车通路;三、校舍较好。撤的学校要注意眼前的生源,群众的反应。如果生源还较足,群众不愿撤并,可缓一些。等思想通,群众无意见,再整合。至于建设,要把规划作远些,标准搞高些,做到二、三十年后还不落伍。

1.2学生寄宿问题。整合后学校稀少,学生离校远了,学校应考虑联系固定车辆接送。之所以固定,是为了加强责任心。但根本办法是寄宿,它不但能减轻交通压力,增加学生安全,而且能让小孩有更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减少家庭的溺爱,培养他们独立能力。

1.3充裕的寄宿时间处理问题。小学课程量少。如果寄宿,时间就会富足有余,但这时间又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做那重复的题、背那长长的课文。小学生好动爱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搞游戏,或者成立兴趣小组,请社会上专业人士指导,以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

2着力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

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面对上述种种问题,进一步做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妥善解决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的布局规划方案、土地和校产的处置等具体问题。要立足实际、广泛调研,制定合理的布局调整方案。和谐的校园环境优雅、学习生活舒适,对学生的情操的陶冶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在撤并调整时尽可能地保留建校历史长、办学规模大、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社会声誉好、基础设施齐全的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要集思广益,切忌“一刀切”,“一棒打死”。条件适宜的地方,服务半径可以大一点,服务人口则可以多一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服务半径可以小一点,服务人口可以少一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能自理,可以适当寄宿。小学低年级学生应以就近入学为宜。为解决教育规模及效益问题,视实际情况,可相应地保留一些教学点,采用复式教学办法等。

2.2注重思想疏导,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构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思想疏通是平稳调整的关键。家庭、学校、社会三环,环环相扣,相依相存,构成了一条教育链。任何一环断裂,整链唇亡齿寒。因此,在学校布局调整中,要认真做好社会群众、学生家长、在校学生、学校领导和当地干部的思想工作,把道理讲明、讲清、讲透。让他们懂得布局调整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整合及优化教育资源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效益的要求。只有思想达到共识,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才能由排斥走向支持。

3整合农村小学,能有效地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3.1整合农村小学,能集中人力财力搞好农村小学的硬件建设。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他们不仅要求教育内容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求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育理念更加超前,教育环境更加优越,教育设施更加现代。所以,国家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学校的艰巨任务。如果农村小学通过整合成几所大的学校,建设起来就相对地轻松了。它可以把分散的投资集中分期分批投入,资金便有了保障。有了保障资金,就能建出高质量、使用长久的校舍及教学设施。同时还可以利用被整掉学校的老材料,节省一部分资金。20世纪末,我乡政府所在地福寿村辖区内有:福寿村中心小学、福寿村民族小学、六尧教学点等10个教学点。区区一个村内就有12所小学,其办学规模之小,办学水平之低,可想而知。进入21世纪后,通过政策引导、宣传发动和社会群众思想疏导工作,全村以保留福寿村中心小学校区为目标,将福寿村中心小学更名为驯乐苗族乡中心小学,逐年撤消周边邻近的11所小学。通过十多年来的学校布局调整、改扩建及集中投入,如今驯乐苗族乡中心小学占地面积近12亩,校园内教师住房充足,学生教室多且坚固,学生宿舍公寓式,学生食堂功能齐全且安全卫生系数高,在校学生821人,在职教工52人,成为了全县乡镇级中心小学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教育管理逐步规范化,教学质量正逐步提升,是苗乡小学一所示范性的窗口学校。

当然,我乡尚有较多其他村级小学地处区域中心,交通便利,下辖着一定数量的教学点。建小学初期,生源充足,教学质量较高。可现在生源不足,班级偏小,很多资源闲置。如果把周边一些小学整合进去,政府只要小量拨款稍加装饰添置一些现代化设施,就能达到现代化标准了。

3.2整合农村小学,能充分利用师资。整合后的小学,生源足,每个教师所占学生数额大,劳动效率自然提高,教师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整合后的学校大了,教师多了,教师分工就不局限于包班,说唱斗打一人到底,它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分配课程。如果没有特长,由于专职一科。长久的实践和学习,专业能力也会彰显出来。原来不能开设的课就会开起来,原来应付的课就会正规上课。教师用特长爱好专业能力来上课,课一定能上出特色,富有吸引力,显示出成效,教师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3整合农村小学,有利于使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整合后,把几个小学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集中于一所学校,如果上级再配发一些,这些设备就充足了。如,我乡上朝小学,地处乡级公路沿线,学校办学规模大且有发展前景。学校现有电脑19台,电视机7台,DVD7台,幻灯机6台,录音机8台。邻近的小__学校有北山矿小学、北山小学、顺宁村小学,拥有的教学资源总和为,电脑7台,电视机6台,DVD6台,幻灯机8台,录音机3台。如果把这三所小学归并至上朝小学,并把这些学校的教学设备整合在一起。上朝小学11个教学班可以每班配备电视机、DVD、幻灯机、录音机各1台。如上级再适时配发一些,上电脑课,学生可人人操作电脑了。这样乡下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到城区学生所享受的教学资源,达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当然,上电教课需作很多准备,而且难度大,费时费力。比如,录音磁带的制作,幻灯片、课件的制作。但大的学校就不难了,因为有专职老师,有同年级教师合作。小学生一般形象记忆强,教师充分利用电教器材进行声音、图像的演示,进行动漫、电影形象描摹,能有效提高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成绩。

总结:学校要紧密结合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合理设置班额(小学每班不超45人),减轻教师负担;合理制定教职工编制标准,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的效益,既要避免因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又要避免因学校合并规模变大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安全或教师超编等负担。学校布局的调整,不仅是改造薄弱学校的需要,也是优化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和好事。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积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努力改造薄弱学校,构建和谐的农村小学校园,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省河池市环江县驯乐苗族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