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策略研究

况雷春1熊新荣2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分宜县供电分公司1江西新余338000;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2江西新余338000

摘要:配电线路是电力输送重要的通道和载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对整个电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做好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管理维护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此文将剖析我国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重点提出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达到提高电力工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从而保障我国配电线路能够高效地、安全地运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策略

配电线路的关系到我国各个行业电力资源供应的问题,所以要对配电线路进行管理,为我国的各项事业提供充足的资源。电力本身就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所以工作人员要对配电线路进行不定时检查,及时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来解决配电线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在我国的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做好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配电线路的主要特性

1.1线路分布广

配电线路所分布的区域较广,线路较长,跨度大,并且地形和气候条件比较复杂,冬寒夏热,昼夜具有较大温差,环境条件恶劣,大大增加了设计、施工以及维修养护的难度。

1.2技术设备更新快

在科技大发展时代,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配电系统广泛应用,增加了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的难度。如遇突发性气候变化或者自然灾害,将会出现配电线路沉土下陷,损坏散水坡,产生线路运行安全隐患,增加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负荷;另外,由于配电线路塔架的高度随着工作需求不断升高,空气中,所含液态水的量不断增加,导致单位时间内冷却水输送量增多,在线路经过极寒地带和重冰区的长度增加的越快,覆冰情况就会越严重,为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好建议和要求。

2、影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因素

2.1自然环境的影响

因为配电线路的覆盖面极为广泛,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极端化的自然环节和恶劣的天气进行充分的考虑,这就导致了配电线路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受到各类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雷电天气导致线路的短路或者烧毁,还有大风引发线路的摇摆导致供电系统的不稳定,这些现象都会在影响供电的基础上对正常的用力造成影响。

2.2外力因素影响

在配电线路的实际应用中,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整体路径偏长,会跨越各种建筑物、线路、道路和设施。近年来,在我国加快基础建设的前提下,一些人为造成的外力因素对配电线路的相关设备和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这样的行为不仅破坏了配电线路,一定情况下还极易引发一些列的故障和安全问题

2.3工作人员素质影响

当前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一些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差,对岗位工作缺少应有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很容易产生失误;由于业务水平低,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比较匮乏,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发生线路短路,造成的损失较大;工作经验少,对出现的突发事件疲于应对,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发生,减低损失程度。

2.4配电线路自身因素影响

在实际工作当中,因设备长期使用造成老化以及设备质量出现问题,也是导致配电线路掉闸、断电等故障发生的重要原因。比如接管温度高、金具磨损、绝缘子的损坏等造成掉线、跳闸、跳线、烧断等故障。另外,电力单位没有及时、准确地做好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造成设备故障频发,严重影响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3、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的有效策略

3.1构建完善的预警体系

完善的预警体系的构建能够对配电线路的损坏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和电网电路的现实情况,开发研制合适的电路预警系统,引进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设备,人为控制自然因素。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雷电、风暴、降雨降雪等恶劣气候的跟踪记录工作,并且做到报警及时,使配电线路的损坏程度降低,确保电路安全,降低经济损失以及维持生活生产的正常开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某些特定损坏。比如可采用定期清扫减少有害气体或者灰尘对绝缘子产生的影响。再者可利用防潮材料涂抹于绝缘子的表面,减少水膜在绝缘子表面的形成,达到维护电路电网运行正常的目的。合理改造配电线路,降低线路运行受外界温度影响,预警能力的提高以及保护措施的完善,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2增强法制宣传力度,建立规章制度,明确职能责任

增强配电线路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沿线群众进行普法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维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政府部门与电力企业需要进行密切配合,加大对电力线路破坏的处罚力度,使电网设施的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对蓄意进行破坏的不法分子进行严惩;当线路附近进行基建施工时,巡查人员应当对线路保护范围内可能造成线路损坏的机械施工,明确安全要求,对于违规施工行为应当及时进行制止,劝阻无效者,应当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者下发整改指令,并且依法查处。如果在行车道路附近进行拉线基础建设或者杆塔设置时,应进行护桩埋设,配电线路管理机构应当提高反外破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保护电力设备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确保反破坏共成长的有序进行。采取标本兼治、防打结合的方针政策,重视基层的电力设备的保护工作,严格要求管理与防范工作,切实减少或者杜绝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发生。

3.3重视职业人员素质培养,强化人员科学管理

提高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人员的科学管理是当代社会的用人条件,也是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效率的基本条件。要想使电力部门的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必须严把工作人员的上岗关口,录用人员应当进行专业测试,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满足岗位需求,推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搭建专业技能的学习培训平台,提高工作人员运用科学技术、操作先进设备的能力,减少工作失误,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加大工作人员的管理的严格性,保持工作态度端正,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气氛,塑造认真负责、技术过硬、业务能力超强的复合型人才。

3.43.采用新设备,达到与全新的科学技术的统一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用电量不断增加和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整体的用力负荷量,为了有效保障供电,进行配电的网络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使得其中的支路和节点在不可避免的增多,这样的装配设置为配电线路的安全检修工作和基本的寻线处理带来了一定程度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在安全维护中途引入全新的设备和新兴的科学技术,现在最为常见且使用最多的就是GPS定位系统,在进行寻线处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导航的引导作用,准确定位各个杆塔和配变的位置,高效而快速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还增加了对电压监视继电器的使用程度,通过科学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支撑,可以有效实现对电网安全运行的监督和控制,保障整体的电网控制的可靠高效性。通过配电网络的自动化应用和设置,有效的实现了对配电网络的实时监控,在减轻人工工作量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的操作和支持使各器件能高效且安全的处于运行的工作状态,有效的降低了整体设备的安全隐患。

3.5配电线路巡查扫障及其处理的措施

配电线路巡查工作的重要难题是障碍清除,对于运行中的线路中,应按年限对影响线路的林木进行分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执法,当地政府应当协调好当地群众利益和林业部门的相互关系,做好疏导、协调工作。对于低矮的配电电杆进行改造,降低砍伐环节的难度。设计新建线路时,应当充分考虑风景区、林区的安全裕度,尽量做到不砍伐。配置热爱配电线路维护工作、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当地人员作为护线员,及时汇报发现的问题,减少安全隐患。

4.结束语

种种迹象表明,开展配电线路的运行维修与管理工作,需要与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认清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采取有效的策略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系统功能优势,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文华.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J].科技风,2013,19:9-10.

[2]崔千生,张浩.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07:279.

[3]陈毅洲.配电线路维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