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李浩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李浩源

李浩源

广东省汕尾理工职业学校李浩源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系统的、有目的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发展,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坚持以下三点是很重要的。

一、遵循培养创新能力的“四个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必须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即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而教师的角色必须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上,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得到训练。

2.首创性原则

创新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应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3.求异性原则

创新思维不仅要培养聚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出求异性的特点。

4.多样性原则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二、创设物理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实践。很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就是在科学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的。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做好一系列有效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把学生的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活化。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构建清晰细致的演示实验,创设有声有色的、形象直观的情景;用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分组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热烈讨论的情景;用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开展课外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创设理论联系实际、巧用物理知识的情景;从而促使学生触景生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很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的劳动时,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会觉醒起来。”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自我发挥的动手机会,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实验处理一些较抽象、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动”字上见物思理,动中有思,思中有动,动思结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情感体验,从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善于利用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将其细化为以下七种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知识往往必须通过对事物的认真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使学生学会、学活物理知识,就必须培养观察能力。无论是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其中所出现的变化。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养成“见物思理”和“以物讲理”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

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经常利用“环境的创设”、“提问的设计”及“课外知识的穿插”等手段,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验操作,凡是教学内容可以用实验操作完成的都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此外,一些与物理内容有关的日常现象也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如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4.培养学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与物理相关的资料层出不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读书目”、“读目录”等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5.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习惯,既教导学生要做学习的有心人,注意积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材料或信息,最终“厚积而薄发”,又指导学生利用剪报、摘录等方法,把资料分门别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6.培养学生善于发问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能够造成师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切实训练。

7.培养学生积极讨论的能力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于物理教材中呈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通过讨论,不但让学生之间可以彼此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使思维与思维之间不断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总之,创新教育的这种“新”应贯穿在学生学习概念形成规律,甚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