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执教之道求执教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谋执教之道求执教之法

田平宽

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长坪民族初级中学田平宽445415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关于教育是什么有一段精辟论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的生命在于创新。”笔者从事教育23年,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名师的指导下,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对执教之道有些感悟,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人文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读书越来越必要,学习越来越重要。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俗话说:“星星使天空空灿烂,知识使人增长才干”,南宋著名诗人说:“书到用时方知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只有读书,才能增长知识,只有学习,才能增强涵养,只有阅读,才能提升素质,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不读书,就会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如果不学习,就会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如果不阅读,就会妄自尊大、孤芳自赏。只有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化抽像为具休,化静态为动态,化枯燥单调为形象生动,让知识扣住学生的心弦,让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让语言愉悦学生的耳朵,让课堂充满歌声、笑声和掌声,学生就能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消极变为积极,从自发变为自觉。当学生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当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当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会洋溢,学习的激情就会奔涌,学习的欲望就会膨胀。著名教师杨顺利说: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做好其他功课的同时,更应该在激趣方面下功夫。

(1)用励志歌曲激趣。在导入《在关爱中成长》时,笔者叫文娱委员演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文娱委员唱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时,其他同学情绪激动起来,也跟着齐唱,笔者看到,用歌曲导入效果已经达到了。在学习《生命的林子》时,当讲到如何看待失败时,气氛有些沉闷,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安与奇兵的《断羽傲飞》,“我要飞上天空看一看,哪怕翅膀也许会被风折断,我要跃入大海与浪并肩,哪怕血液被海水染成深蓝,我要翻遍每一坐山,哪怕脚下会血迹斑斑……”感人的歌词,高亢的旋律,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远比说一麻袋大话的效果要好。

(2)用经典诗词激趣。如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与孝敬父母结合,能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与做时间的主人结合,能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恰旧山河,朝天阙”与人生之大德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3)用名人名言激趣。用“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成舟,百二秦宫终属楚”规功学生学会吃苦。用“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难,才能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教育学生学会拼博。“若自己如石子一粒,仰高山之巍哦,但不自惭形秽;若自己如小草一棵,慕白杨之伟岸,却不妄自菲薄;若自己如弱水一滴,造大海之浩渺,绝不自暴自弃”与悦纳自我结合,要求学生自尊自信;用“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美瀑布,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与珍惜愤怒结合,暗示学生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三、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马克思的交替学习法。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理科知识感到困乏的时候,不妨放下理科书转而学习文科知识,或读点课外读物,或听听音乐,使疲劳的大脑得到放松和休息后,再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2)列宁的批注勾画学习法。批注就是边读书边在书上写上评语或作上注释,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勾画就是边读书边在书上画出各种符号或线条,便于记住疑点和突出重点,也便于今后查找和重读。

(3)毛泽东的“四勤”学习法。勤读是指阅读涉猎的书籍要广泛,同时,对重要的书籍要反复阅读,要达到透彻理解的程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勤记就是在书上或笔记本上多记批注、多记符号或多摘录摘抄,坚持培养自己“手中无笔不读书的”的良好习惯。勤思就是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敢于对书籍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突出自己独创性。勤问就是对书中不懂的东西多向能者请教,解决自己的弱点和盲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徐特立“化整为零”学习法。“化整为零”地抄读。把书中的主要内容抄录下来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然后利用零碎的时间熟读,在现代叫碎片学习法。“化整为零”地思考。在读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不求一下子解决,而是分成几个小问题后有空就思考,直到把所有问题逐步解决。“化整为零”地记忆。坚持“定量”、“有恒”记忆所学知识,做到积少成多。

(5)移动学习法。对于不懂或想知道东西,借助智能手机进行查阅,下载作业帮或拍题上传软件,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利用WIFI或互联网实现中移动中学习。

宋代诗人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我们立足高远;宋代诗人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教我们脚踏实地;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教我们享受成功。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教育教学之路上不断求索,走更远的路,翻最多的山,看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