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制人工听小骨植入术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钛制人工听小骨植入术术后护理

陈冬梅盛发军(通讯作者)

陈冬梅盛发军(通讯作者)

(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钛质人工听小骨植入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接受钛质人工听小骨(PORP/TORP)植入术的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严格按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钛制人工听小骨植入术术后护理具有其独特性,积极落实各项术后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及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钛制人工听骨中耳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287-01

中耳乳突病变常常造成听骨链的破坏、中断及固定,进而导致听力下降。听骨链重建是中耳乳突手术中提高听力的重要手段,常用材料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人工材料,各有优缺点[1]。人工材料中,钛质听小骨因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备质轻、坚固、有韧、中期脱出率小成功率较高等特点,是理想的听骨链重建材料[2]。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院对3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钛质人工听小骨行听骨链重建,术后恢复良好,本文针对其术后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对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中耳炎入住我院并接受人工听骨部分赝复物—德国宾格钛质人工听小骨(Partialossicularreplacementprosthesis,PORP)或全听骨链赝复物(Totalossicularreplacementprosthesis,TORP)植入术进行听骨链重建的35例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5例患者中,男21例(耳),女14例(耳);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平均(43.5±10.8)岁。病程2~25年。本组中选择IIIa型鼓室成形术者28例,选择IIIb型鼓室成形术者7例[3]。

1.2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耳后入路,同一切口取颞肌筋膜备用,做蒂在前方之矩形肌骨膜瓣以备缩窄乳突腔。经外耳道后上方探查鼓室及听骨链,根据需要选择或放弃开放式或完壁式改良乳突根治术。自鼓窦进入上鼓室,根据病变情况选择磨低面神经嵴或保留外耳道后壁,切除病变听小骨,清理乳突腔、鼓窦及上鼓室内胆脂瘤及病变组织,探查镫骨及面神经水平段。抗生素溶液冲洗术腔,浸有抗生素和激素的明胶海绵颗粒放入鼓室做支撑,颞肌筋膜内植,选取合适人工听小骨(PORP/TORP)植入,筋膜与听小骨之间放置小片耳廓软骨,如果实施了乳突根治术则将矩形肌骨膜瓣内翻入乳突腔以缩小术腔。耳道及术腔填塞明胶海绵和甘油纱条,关闭切口,术耳加压包扎。

2.术后护理措施

2.1基础护理

2.1.1术后即刻护理:全部术后患者常规送至监护病房留观,转移搬动过程中避免头部发生碰撞。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去枕平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恢复情况,麻醉完全清醒后6~8小时转入普通病室。病室环境宜安静,温度适宜。由于术中病人穿衣较少,术后转移搬动过程中易受凉,故最好室内有暖气或空调。

2.1.2饮食护理术后1周内通常对患者饮食种类进行限制,以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为宜,忌食过干、过硬食物。这是由于外耳道前壁与颞颌关节相毗邻,过度用力的咀嚼运动会引起耳内不适,同时还会牵拉外耳道皮瓣或移植筋膜影响其愈合,最关键的是有可能导致植入的人工听小骨发生移位,从而使听力重建失败。

2.2术后并发症护理

2.2.1耳鸣的护理术后应对耳鸣的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由于术中手术器械对听骨链的触碰和耳科电钻机械震动对内耳毛细胞的刺激以及术后耳道的填塞和术耳的加压包扎都可能引起术后耳鸣或使原有耳鸣症状加重。应对患者予以解释和说明,告知患者大部分耳鸣都是暂时的,经过相应的处理都会逐步消除,即便是长期存在也不会对听力造成明显的影响,以免造成患者术后过重的心理负担。本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经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肌肉注射VitB12注射液、口服盐酸氟桂嗪治疗后,4例患者耳鸣在1周内消失,另外2例患者在抽除耳道内填塞物后逐步缓解。

2.2.2眩晕的护理术后眩晕多为手术操作刺激或损伤半规管引起,部分患者则是由于术前胆脂瘤已经破坏骨性半规管形迷路瘘,但是瘘口被胆脂瘤上皮暂时堵塞未出现症状,术中清理胆脂瘤上皮时瘘口被暴露或清理过程中膜迷路损伤,术后就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变头位或睁眼时症状会明显加重。术后应严密观察,加强生活护理,嘱病人闭目静卧,尽量避免头位的改变。同时遵医嘱予以眩晕停口服药物对症处理,并静脉点滴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等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术后第4天开始下地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并一定要有责任护士或亲属帮扶,避免意外摔倒。本组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的眩晕,给予以上药物治疗后1周内症状逐渐缓解。

3.出院指导

3.1出院时应反复向患者强调戒除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性。嘱患者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一旦感冒应及时就诊不可拖延,以免引起中耳化脓性感染进而造成鼓膜穿孔乃至钛制听小骨脱出的严重并发症。

3.2另外,对于同时接受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患者而言,应告知患者由于术腔骨质部分裸露,上皮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术后3个月内术耳少量渗液为正常现象不必担忧,但应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在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入耳造成继发感染。

3.3要求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至少6个月,如果有发热、耳痛、耳内出血、术耳大量流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和处理。

4.结果

本组6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按照既定护理方案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护理,4例患者耳鸣在3天后消失,另外2例患者在术后2周抽除耳道内填塞物后逐步缓解。

本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的眩晕,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药物治疗后1周内症状逐渐缓解。

所有患者严格按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

5.体会

听骨链重建术在人体解剖最为复杂的颞骨内进行,颞骨结构精细,重要结构密布,术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6]。所以术后病情观察必须十分细致,这样才能在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早期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加强耳显微外科专业学习,熟练掌握耳部相关生理、病理、解剖、手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方能在护理工作中做到细致而全面的护理,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了然于胸,从容应对。

中耳乳突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及生活细节甚至可能决定手术的成败,所以必须重视出院指导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之,听骨链重建术后护理具有其独特性,积极落实各项术后护理措施,对促进听力顺利康复、预防及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晖,李良,许珉,等.听骨链重建材料临床应用的文献评价[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3):216-219.

[2]宋为明,陶源.听骨链重建材料进展[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2):73-76.

[3]杨仕明,袁虎.中耳炎的分类分型和诊治[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07):554-557.

[4]韩云飞,章文娟,郭丽.听小骨假体重建听骨链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1):40-41.

[5]王希军,刘晓晖,江肃萍,等.鼓室成形采用钛质听骨的疗效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6):325-327.

[6]罗滨,丁自海,钟世镇.颞骨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解剖与临床,2006,11(6):433-434.

[7]庞敏霞.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手术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