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冲洗与吸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鼻腔冲洗与吸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比较

李艳红姚映彩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二病区362000

【摘要】目的观察鼻腔冲洗在辅助治疗肺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肺炎有痰、存在流涕、鼻塞症状的患儿157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8例,对照组79例,对照组接受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加上吸痰,观察组接受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加用鼻腔冲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病例治疗5天后咳嗽、流涕、鼻塞情况、家属接受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流涕、鼻塞、家属接受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优于吸痰辅助治疗。

【关键词】鼻腔冲洗;吸痰;肺炎;小儿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的相应症状,占我国住院儿童死亡的第一位。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较粘稠,但由于小儿咳痰能力较差,甚至不会咳痰,导致痰液淤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常用雾化吸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人工吸痰方法为负压吸引,将痰液经口腔或人工气道等途径吸除,是一种有创的操作。而小儿和成人相比口鼻腔粘膜血管丰富、柔软、腔道短,再加上患儿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常常不会配合参与,这就导致在吸痰操作时很容易出现粘膜破损的情况,有的家属不理解,甚至因无法接受而拒绝吸痰,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应用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肺炎有痰、存在流涕、鼻塞症状的患儿157例,其中男79例,女78例,年龄从2个月-4岁1个月。观察组78例,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从2个月-3岁7个月,平均(22.5±20.5)个月﹔对照组79例,其中男39例,女40例,年龄从3个月-4岁1个月,平均(26.0±23)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接受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加用鼻腔冲洗治疗,每天至少一次﹔对照组接受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加上吸痰。观察组具体操作方法:1、备物:10ml注射器2支、100ml生理盐水1包、呋麻滴鼻液1瓶、鼻腔吸引连接管1条。2、操作:让患儿平卧于操作台,头低位悬空,向后仰伸,避免冲洗液呛入肺部﹔家属固定双手及肩部,操作者用掌根部固定患儿头部避免摆动,先于两侧鼻孔各滴入呋麻滴鼻液2滴,稍加按摩使其进入鼻腔,分泌物较多者先予进行吸引;而后一侧逐渐滴入生理盐水,稍延迟数秒后,于对侧进行抽吸,一般一侧冲洗至洗出液由浓稠转为澄清即可,更换至对侧重复操作;最后充分吸净鼻腔内液体,一般一侧10ml冲洗液,小婴儿可酌减为一侧5ml。3、注意事项:尽量在空腹或餐后2-3小时进行﹔已冲洗过3次,不再使用呋麻滴鼻液,避免鼻腔出血﹔操作后告知家属可能仍有少量盐水流出,擦拭干净就可﹔冬天生理盐水加热至40摄氏度,避免冷刺激。

1.3评价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病例治疗5天后咳嗽、流涕、鼻塞、家属接受程度,咳嗽、流涕、鼻塞症状缓解或完全消失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为无效,家属接受程度分为接爱、不接受两种指标,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上述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流涕、鼻塞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1.03%,对照组有效率53.16%,P<0.0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咳嗽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率51.28%,对照组有效率44.30%,P>0.05,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家属接受程度比较:观察组接受程度96.15%,对照组接受程度50.63%,

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两组流涕、鼻塞情况比较[N(%)]

3讨论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在解剖结构方面,婴幼儿鼻根扁而宽,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无鼻毛,感染后鼻腔易堵塞,气管及支气管的管腔相对狭窄,缺乏弹力组织,支气管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导致痰液淤积。本研究通过鼻腔冲洗将鼻腔中病原菌及其代谢产物清理出,可以大大改善患儿流涕、鼻塞的症状。良君等[1]提出鼻腔冲洗液温度的不同对鼻腔黏膜的功能亦有影响,研究指出对于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40cC生理盐水是适宜的鼻腔冲洗液温度。40℃生理盐水可以降低鼻黏膜中炎症因子组胺和白j烯C4水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打喷嚏及鼻塞症状。鼻腔冲洗吸引连接管末端是一个橄榄头。此橄榄头为一塑料装置,操作时橄榄头固定在鼻腔,这样可以防止吸痰管插入过深或者在患儿哭闹剧烈时吸痰管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鼻腔出血,同时保证鼻腔密闭性[2],因此大部分家属能够接受并主动配合操作。Rabago等[3]指出,鼻腔冲洗方便、快捷,容易操作,副作用少。Rabago等[4]认为鼻腔冲洗可以提高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减轻黏膜水肿,减少炎性因子、物理或机械的清除作用。

鼻腔冲洗也是有风险的,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耳痛、鼻出血等。叶灵茶等[5]在研究中发现成人鼻腔冲洗有出现鼻腔刺激、鼻出血、耳痛、呛咳等情况。所以,为了尽量减少不良反应,要求鼻腔冲洗的护士要有娴熟的技术。

参考文献:

[1]牛良君,李保庆,顾兴智.应用不同的温度行鼻腔冲洗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果[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3):7l-74.

[2]陈利娟,李利浩,关秀杯等鼻腔冲洗佐治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6,5,第6卷第10期:44-47.

[3]RabagoD,BarrettB,MarchandL,eta1.QualitatiVeaspectsofnasalirrigationusebypatientswithchlDnicsinusdiseaseinamultimethodstudy[J].TheAnnalsofFamilyMedicine,2006,4(4):295-301

[4]RabagoD,ZR,SkaA.Salinenasalirrigationforupperrespiratoryconditions[J].AmFamPhysician,2009,80(10):1117-1119.

[5]叶灵茶,徐成志,吴红蕾,等.鼻腔冲洗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