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护理

/ 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护理

杨永群

杨永群

【中图分类号】R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84-01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施外科手术,重新建立血流通道,改善心肌血供,以消除症状,延长寿命[1]。现总结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1月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体会。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11月,共行冠脉搭桥手术37例,年龄在42~76岁,平均62.7岁,男性28例,女性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病史,心功能Ⅰ~Ⅲ级,术前经精心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后发生肺不张2例,心律失常3例,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注重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了解疾病的基本情况及手术的情况,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并告之术后监护阶段全程无陪客护理和应用手势交流的一些约定等。带病人去看经搭桥后的病人情况。

2.1.2增加营养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营养食谱,以利术后恢复。应控制肥胖病人热量摄入,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肌耗氧量。

2.1.3控制心率、血压术前最佳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压130/85mmHg以下。

2.1.4呼吸道准备禁烟至少1个月,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遵医嘱吸氧。[2]术前氧气吸入,每日2-3次,每次1h,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训练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

2.1.5术前一日以番泻叶泡水口服或术晨灌肠来清洁肠道,使患者排空肠道,防止术后腹胀及减少术后内源性感染。

2.1.6保护好大隐静脉,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双下肢禁止做静脉穿刺。

2.1.7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睡眠差的患者告之医生,适当应用镇静药物。2.2术后护理:

2.2.1循环系统的监测术后应置患者于温暖房间内,使其自行复温,防止体温过高。每天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观察外周循环及术侧下肢血液供应情况,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测,术后平均动脉压保持在70-80mmHg(1mmHg=0.133kPa),中心静脉压应保持在8-12cmH2O(1cmH2O=0.098kPa),心率维持在80次/min左右较好,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发现影响血压的严重心律失常迅速通知医生处理。为确保冠状动脉灌注,术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血压平稳后渐减量至停用[3]。

2.2.2呼吸系统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强度,频率,呼吸音的性质,有无发绀等,必要时行X线片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7%以上,吸痰时要注意观察痰液的色、质、量,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注意无菌操作,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如病情稳定制定肺部锻炼计划,每2h翻身、叩背1次,每小时鼓励患者有效咳嗽,间断深呼吸各10次。常规雾化吸入,合理应用解痉平喘药。

2.2.3输液管理术后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液体的出量大于进量,输液速度每分钟30滴左右,并用微量泵静脉输注,使用三通接管,专管专用。

2.2.4引流管护理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挤压,脱落,防止血块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2.5泌尿系统观察及护理观察尿量及尿色,术后24h内记录每小时尿量、颜色、性质,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当尿量减少至20ml/h且持续2h以上,应用利尿剂,用碘状擦洗会阴部2次/d。

2.2.6有效镇痛术后适当给予镇痛剂,以减少患者痛苦,有利于康复。

2.2.7抗凝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坚持终生治疗,注意观察各器官有无出血,并指导患者掌握观察的方法。

2.2.8基础护理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及早鼓励患者自己刷牙、进食、翻身、活动下肢等,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2.2.9饮食护理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少食多餐,,嘱患者不可用力排便,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酒。

2.2.10患肢护理术后抬高患肢,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患肢颜色,温度等,定时更换敷料,定时按摩。活动下肢,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栓塞形成。

2.2.11出院指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少食多餐,保证充足营养,预防感冒,保证睡眠,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坚持服药,适当活动,定期来院复查。

参考文献

[1]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

[2]赵亚丽,康波.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术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7):4329

[3]沈小东.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34

作者单位: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