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

赵斌许静王娟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7

摘要:现代景观的完整呈现,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文化积累以及沉淀,加之完整且有序的自然规律以全方面展示给世人。而现代景观的持续性发展则要求景观内部达到高度的统一,以及各种制约关系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现代景观价值取向

引言:随着经济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单纯的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真正的内心需求,所以人们开始慢慢注重城市内部的人文景象,而人们对于现代景观的评判标准也在与时俱进改变着。但是这种趋势很难用单纯的语言和数据去评估,这就对景观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本文则将针对景观与社会、景观与生态、景观与艺术、景观与原创四个方面来考虑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问题。

1.景观与社会

社会不同时代的变迁给景观带来了包括人类审美、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诸多因素进一步促进了景观的发展。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景观不断出现。【1】所以从某种意义而言,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变更正是推动景观的面貌的根本原因。而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对于经济而言,观之经济的发展给景观带来的收益如下:一方面,经济的增长给予了现代景观诸多发展空间,现代景观的建设不再受钱财的约束,内部的具体构造也能够更加遂游客的心意。景观管理方也可以根据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制定不同的景观规划。另一方面,现代景观的提供给游客以及居民多方面的功能选择权,是单纯的观光或者是具有特殊的商业价值等。以及景观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为循环内的一部分,良好的景观能够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显而易见起给自身以及所在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巨大的。景观也能够根据现代人对于审美等多方面的需求定制以及改善景观内部,这样的景观和游客的良好循环能够使景观作为长久的、吸金的产业。

对于历史文化而言,景观的建设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历史迁移,这其中便包括建筑显著特点的变更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等。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如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即他们会选择良好潜质、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创造出“步移景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2】又如现代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其独特的商业或住宅价值,对于废弃的景观的合理运用、改造,加以粉饰,崭新的面貌呈现给当代人之日,便是传统景观重获天日之时。

对于社会这一概念,景观的社会效益是基于游客和居民需要的同时,以满足社会这一大的概念的需求。而社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的形态,在快节奏的现阶段社会,人们对于物质上的追求逐渐麻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想通过某种精神上的慰藉以满足自身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相比较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真正诉求,而具有特色的景观应运而生。这种有特色的景观,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使用功能,其次是满足人类日常的需要。

2.景观与生态

对于生态这一概念,景观主要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反观过去,人类因为自己的一时贪欲,因为快节奏的发展,以及因为自然环境缺乏重视程度,这些都导致了人类的肆意破坏环境,最终导致人类还要自食其果。如现在的南北极海平面上升,导致其生物的生存空间大大减少;草原变成荒漠,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赖以生存的植物无法得到种植等。这种经济化、工业化的社会在强调快节奏发展时,往往不够重视人类自身以及周围的生存环境,而后果则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巨大的威胁。而这种结果是人类都意想不到,且与“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相悖的。

所以在现代景观出现之时,景观设计师往往会根据环境的需要,以沟通和联系地球这一生态圈。景观设计师的设计宗旨有: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对于生态的总体要求以及实现过程需要达到高度的一致,以及以生态平衡为中心才能实现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整体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循环可以使人类与自然达到长期的统一,进而真正实现人与生态和平发展。

3.景观与艺术

艺术形式是景观所呈现给游客以及居民最原始的观感,以及印象最深刻的种类。而景观内部的具体设计本身即为艺术的一部分,其与古代的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歌舞等也有着相关联系。艺术从来都不是为情趣高雅的人所准备,艺术的最终宗旨是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并能够广泛流传。

古代的艺术所讲究的是形体美,上至祭祀上的歌舞,下到日常生后进行娱乐的种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展现以及不断创造崭新的、新兴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美,一方面是对于生活中现象的,以合理手段以渲染的,合理的发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古代生活中的缩影。

古代对于艺术的界定十分明显,如歌舞、绘画、雕塑、音乐等,而现代画艺术对于这些界限的界定上似乎更加模糊化,即艺术是提供灵感以及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艺术家们通过吸收不同种类艺术形式的优点,以创造新型的艺术形式如光效应艺术,又如大地艺术等。包括国外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超现实主义等,这种崭新的艺术思潮同样为现阶段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相较于纯艺术,景观是艺术与实际使用性的结合,所以对于艺术家以及设计师的要求便越来越高。可反观之,这种多元化的结合给予了设计师们与众不同且未开辟过的新型创造空间,这也提供了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合理的展现机会。甚至基于如此快节奏发展的社会,这种包含了使用性的挑战形式更是合理的宣泄艺术、展现艺术、传承艺术的大好机会,艺术也得以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4.景观与原创

景观的原创性强调的是设计师们思维的无限发散,以及标新立异。传统的艺术形式似乎给予现今无数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如果经过简单的翻版以及复制呈现给大众,这种抄袭的现象往往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我国最早的主题公园出现在十九世纪,那种全新理念的公园似乎已经超脱当时时代的范畴,加之经营者的经营不善等,艺术之花只经历了短时间的昙花一现便早早枯萎。

强调景观原创性的目的在于:如今经历过无数新型审美冲击的人类似乎对于传统的审美观点已经麻木,虽然传统的审美观点具有与众不同的美感,审美疲劳已经成为了如今大众的通病。例如:传统漆艺虽然稳定性较好,不易被氧化,但现今的审美往往无法接受大漆完全被氧化的那种深邃的黑色。又由于现今化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合成漆已经有点在代替大漆的趋势。其凭借着原料获取容易、价格低廉、不易磨损、防蛀防潮等特点,增加了饰品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批量制作的方式投放到市场上,虽然无法与大漆的长久岁月痕迹相比,但是作为传统工艺的代替品,这也恰好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相比较于现代景观,从图纸的设计到总体范围的确定,再到具体的内部设计,原创虽然是大胆的尝试,甚至会面临门可罗雀的情况,但是根据现代人审美而制定的景观总能给人以出其不意之感。由于对于美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化,反而给与人类全新感觉的景观就能被人类定义为“美”,而那些真正丑的,则是设计到俗气,设计到大众已经无数次所见,设计到甚至大众已经厌恶它的美。

5.结语

景观设计在现代社会有着与众不同的发展空间,随着风格以及设计样式的多样化,其的发展前景定是十分广阔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能够长久为大众接受,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能够成为举世怡芳之景。

参考文献

[1]胡兰英,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J],《河北林业科技》,2010(2):63-64

[2]季岚,现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思考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