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的常见病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羊群的常见病及防治

张玉兰

(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畜牧兽医站,贵州惠水县550600)

中图分类号:S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11-01

摘要:介绍羊群饲养易发疾病的一般预防方法,并结合不同病情给出不同的治疗防治方法。

关键词:羊群;常见病;防治

引言

羊肉的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的主要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能完全满足人体需要。特别是羊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在人们日常食用肉类中是比较低的,而其钙、锌等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肉类。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条件千差万别,提高肉养殖的经济效益,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是至关重要的[1]。

一、羊群疾病的预防

(一)积极预防。

1.加强防疫工作。在常发生某种传染病的地区,有计划地对健康羊只进行免疫接种。预同时,要经常对羊群进行药物预防.常用的预防药物有磺胺类药物、抗生素和硝基呋喃类药等。一般药物占饲料或饮水的比例:磺胺类药预防量0.1%~0.2%.硝基呋喃类药物预防量0.01%~0.02%.一般连用5~7天。

2.做好对羊圈、羊舍日常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钟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定期对羊圈和羊舍的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3.在夏初对每只羊进行药浴.杀死寄生虫与卵。常用的药物有:蜗净(二嗪农)、溴氰菊脂等配成所需浓度的水乳剂。药浴可在药浴池内或使用特制的药淋装置。

4.对山羊粪便集中堆放、消毒。采取药杀、发酵等方式杀死寄生虫的成虫或卵.常用的消毒剂有生石灰、烧碱和漂白粉等。

(二)隔离病羊群

山羊发病后,要及时将其隔离起来.对病羊用过的食槽、饮水器具进行杀菌消毒,用过的饲料、拉下的粪便进行清理,对病羊活动过的场所进行消毒。隔离房尽可能离羊群偏远一些,羊舍每间而积为1.5米×2.0为宜[2]。

二、羊的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口炎

口炎是口腔粘膜表层和深层组织的炎症。采食尖锐的植物枝杈、秸秆,误饮氨水,舔食强酸强碱等引起,过敏反应和羔羊营养不良等病。

防治:加强管理,防止因口腔受伤而发生原发性口炎。对传染病引起的口腔炎症者,宜隔离消毒。轻度口炎可用0.1%雷佛奴耳液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发生糜烂及渗出时,用2%明矶液冲洗;有溃疡时,用1:9碘甘油或用蜂蜜涂擦。全身反应明显时,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1次肌肉注射,连用3-5日。

(二)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瘤胃充满多量饲料,超过了正常容积,致使瘤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滞留在瘤胃引起的严重消化不良的疾病。

治疗:消导下泻,用石蜡油100毫升、人工盐50克或硫酸镁50克、芳香氨脂10毫升,加水500毫升,1次灌服。用11.2%乳酸钠30毫升,静脉注射。为防止酸中毒继续恶化,可用2%石灰水洗胃。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衰竭时,可用尼可刹咪注射液0.5~1.0毫升,肌肉注射。

(三)急性瘤胃鼓起。

急性瘤胃膨气,是羊胃内饲料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而致疾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放牧的羊群。羊吃了大量易发酵、酒槽、霉败变质的饲料后易发此病。

治疗:胃管放气,插入胃导管放气,缓解腹压。用5%碳酸氢钠溶液1500毫升洗胃,以排出气体及胃内容物。用石蜡油100毫升、鱼石脂2克、酒精10毫升,加水适量,1次灌服。

(四)小叶性肺炎及肺脓肿

小叶性肺炎是支气管与部分肺小叶同时发生炎症。羊受寒感冒,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条件性病原菌如巴氏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发病。可继发于放线菌病、乳房炎。肺脓肿是由于小叶性肺炎没有治愈,化脓菌感染的结果。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防止吸入灰尘。在插胃管时,防止误插入气管中。消炎止咳用抗生素(青霉素、链毒素)肌肉注射;氯化铰1~5克、酒石酸锑钾0.4克、杏仁水2毫升,加水混合灌服。

(五)羔羊痢疾

此病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病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在羔羊体弱,哺乳饥饱不匀,大风雨雪,羔羊受冻时,易感染此病。

防治:加强母羊饲养管理。羔羊出生后,应合理哺乳。预防接种。灌服土霉素0.15~0.2克,每日一次,连灌二天。病羔灌服0.2~0.3克土霉素,再加胃蛋白酶0.3克,每日两次。腹泻脱水羔羊,每天补液1~2次,日服补液款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款水20~100毫升。

(六)巴氏杆菌病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寒冷、闷热、多雨、气候剧变、圈舍通风不良、营养缺乏时易发生内源性传染。病羊排泄物、分泌物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粘膜的伤日进行传播。

防治: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冻受热,过度劳累等诱因。搞好环境消毒和预防工作。

己经发病,病羊立即隔离。治疗用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七)布氏杆菌病

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为特征的人畜共患、慢性接触性传染病。通过消化道采食了被病羊、带菌动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感染。产羔季节较多见。流产多发生在妊娠3~4个月。伴有乳房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及公羊架丸炎。

预防: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种羊,隔离饲养2个月,严格检疫。发现流产病羊,紧急隔离,定期进行布氏杆菌菌苗接种[3-5]。

三、结束语

羊群的常见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来对待。根据羊发病时的体征,迅速判断发病的种类,并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袁光华,肉羊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病的防治技术初探.《安徽农学通报》,2010,16(02):31

【2】施六林,山羊夏秋常见病防治实用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5(09):53

【3】平西栓,羊的常见病防治技术,《河南畜牧兽医》,2001,25(06):17~18

【4】洪学,11种羊常见病的防治,《江西饲料》,2007(02):43~44

【5】杜玉兰,春季羊易发生六种常见病,《疫病防制》,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