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的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智慧工地的发展趋势

杨永强

西安四方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建筑网站的概念应运而生。智能建筑工地的蓬勃发展是建筑业的总趋势。智能建筑工地的出现导致了建筑工地的管理,使建筑工地实现了质的飞跃。“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理念在工程领域的行业具体体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智慧工地立足于互联网+,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将传统的工地管理,转化为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实时监控,以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的智能系统以便于对工地进行设计和管理。智能系统对建筑项目的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设备管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对加强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慧;工地;发展;趋势

1BIM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

1.1投标报价中的运用

通过使用BIM技术,能够模拟出实际的建筑细节,因此能很快的完成对整个房建施工工程量的计算,而且计算的准确度很高。然后通过对招标工程量的对比,对其成本进行预算,而不会单纯的凭借自身的直觉和以往经验而决定价格,避免了不可预见的损失。

1.2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BIM技术能够对建设项目成本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此外,由于房建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量以及工作量巨大,很难通过人工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的资源信息,通过利用BIM技术,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工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而降低工程中资源浪费。BIM技术对项目成本的合理管理,降低了建筑项目的成本消耗,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1.3碰撞检测中的运用

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和角度的施工状态,因此也可以看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管件的布置。通过BIM技术,可以提前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管道与其他构件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施工进度。

1.4施工进度中的运用

盲目的项目管理将严重影响房屋建设的质量。BIM技术的出现是合理的,系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技术模拟精度高,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准确、形象地了解施工过程的难度、施工对象和整个施工过程,从而确定准确的施工进度。

2智慧工地研究现状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和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些新技术的诞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安全生产的五大关键行业之一,具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和复杂多变的现场条件,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动态变化,包括不时发生的设备安全事故。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历史机遇,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资源以及研发新的智能系统来更好的为建筑行业服务。

2.1研究背景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有许多人在建筑工地上参与施工。由于建筑业的露天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建筑物变化大、预防难度大、施工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而且涉及面广。总而言之,建筑工地存在:在有限的工地上,人、材料、机器、建筑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存在许多危险、物体撞击、机械伤害等实际情况。

建筑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代表,建筑行业是最需要被互联网变革的行业。由于它是最大的大数据行业,然而它也是最匮乏数据的行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长期发生的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2.1.1国内外基本情况

近年来,智能建筑网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和优化)的帮助下,将各种核心系统(如人、机器和事物)结合在一起,以更智能的方式运作,建设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在这一美好发展愿景的推动下,美国、英国、荷兰和其他国家正在不断增加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他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Palmisano)在会上第一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化基础设施。随后的时间里,在精心规划和部署下,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进行了改革与投入。不仅如此,美国在其他的城市信息化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具体的项目有: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电网、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制虚拟车辆设计平台、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启动智能道路照明工程、政府启动联邦智能交通系统等一系列具体项目,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

2.1.2智慧工地最新进展

目前,智慧工地在大部分工地现场正如火如荼的使用。绿色施工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最佳手段。由于“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各行各业的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垂直行业的电商已经成为下一代电商的必然产物。相对于建筑业而言,建筑产业现代化不仅是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或是施工过程的产业化,而是在形成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建筑全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如今,我们正在被BIM技术带来新视角,建筑行业越来越多地依靠建筑信息模型来完成项目构建,而BIM技术加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将会跨越更多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

2.2智慧工地研究内容

智能建筑工地是一种全新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是以项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它可以实现项目信息生态圈的互联与合作、风险感知、智能生产、建设,改变建设各方的互动模式、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向“安全、绿色、智慧”的目标发展。智慧工地的实施,可以实现以下4个方面:(1)节省人力投入提升监管效率;(2)预防安全事故,超限及时报警;(3)远程联控监控,强化过程管控;(4)积累安全大数据,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3智慧工地协同发展趋势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功能、结构和要求趋于复杂。在大型复杂的项目中,施工团队通常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个组织组成。如何以高质量和低成本成功地完成项目成为问题的焦点。对于参与项目建设过程的每一个单位来说,它们相互联系的核心是多方合作,这围绕着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和任务合作。

3.1将在新型管理模式下发展更高效的协同模式

项目协同管理的发展不仅包括工具的改进,还包括项目管理方法的改进。在新的管理模式下,项目建设不再是所有参与者围绕各自工作目标形成的结果的线性结合,而是所有各方以高度协调的人力、资本、技术和信息方式追求的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共同目标的整合。在新的IPD模式下,每个参与者都在项目的早期建立合作合同,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参与项目决策,追求项目的最大整体效益,有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协调管理。IPD模式是目前实现项目协同管理的最佳方式,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加深项目协同深度及广度,降低项目内耗,加强各方资源互补的溢出效益,是项目协同管理的发展方向。

3.2基于云平台的项目协同管理将与智慧建筑深度融合

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建筑是工程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协同管理将与智能建筑紧密结合。项目管理将通过高度协作的方法和工具来实现。项目阶段之间的信息互操作性和共享将大大提高,合作程度将继续加深。行业级和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将为智能项目协作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持。在智能建筑环境中,协作的范围将从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转变为人、设备和终端之间的广泛协作,整个协作管理过程将通过少量的人工干预来实现。

3.3BIM+装配式全产业链协同工作将成为建筑业的未来

智慧建造理念深入建筑业的理念将大大减少资源损失和碳排放,大大提高大型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变目前规模不经济的状况,并迅速消除落后产能。建筑业的建筑模式将从智能建筑工地发展到组装和智能建筑。一个企业不可能成功开发和设计预制建筑。它涉及各个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必须依靠各个行业的支持来发扬各个行业的优势。

结束语

智慧工地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开启了建造新时代,加强了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提高了施工工作了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先温,许健彬.“互联网+”提升智慧工地安全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7(4):42-44.

[2]薛延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构建[J].科技传播,2015(15):6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