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赵立丽

赵立丽河北省南宫市凤岗学区南街小学055750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而现在的小学课堂,暴露出许多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做法,如学生的学习目标不能自我确定。学生在学习时,不是自主地从自身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自己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而是在教师以“教”促“学”的基础上被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位置经常发生越位现象,“以教代学”,“以听代学”,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种做法使学生缺乏“我要学”的内驱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缺乏自我选择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挥棒下“要我学”。在学习结果上缺乏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学生只满足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检测题,通过检测题的对与错,知道学会与没有学会,缺乏自我反思再认识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这次改革的首要任务。

下面以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循环小数的认识》为例,阐述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是创设情境,激起内需(3分钟)

本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几乎人人会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一位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啥故事?接下来我让三名学困生讲,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引导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很长很长,依次不断重复讲,我们班讲,我们学校的全体学生都讲,也讲不完。这节课我们不是讲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故事有什么联系?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是阅读教材,自主探究(7分钟)

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分析例题,掌握本节主要知识,搞清所学知识的内容、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学会什么、在本节中还有哪些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先在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不明白的问题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弄懂的欲望。

三是提出问题,自研交流(15分钟)

通过自学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最大化地暴露学生的未知部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例如:怎样才能除尽?除不尽怎么写商?这样的数表示什么意义?3.33……和3.33有什么区别?5.32727……和7.5454……有什么联系?在课堂上,我紧紧围绕“自主学习”这条主线,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强化数学思维,有效地组织思维活动,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养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的学习习惯。

四是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12分钟)

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课堂练习,把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并举一反三,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是学会总结,自主完善(3分钟)

通过学生写数学反思日记,明确这节课知道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明白了什么道理。本环节着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反馈矫正、梳理、归纳,作出自我评价,完善认知结构,丰富情感,体验成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产生“我会学”、“我能学”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课堂教学是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知识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仅仅依赖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只有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独立思考,认真反思,才能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实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标。

小学生是充满灵性的,是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和渴求的,不能让孩子的灵性扼杀在我们的训斥呵责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孩子创设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同时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