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与护理

刘韧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1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与护理。方法:选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SAS评分为(30.81±2.34)分,SDS评分为(31.09±2.4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并发症;冠心病;优质护理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为冠状动脉血管产生粥样硬化,导致官腔阻塞、狭窄,致使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的心脏疾病[1]。近几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临床中以介入治疗作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该病并发症较多,故此于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护理,为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本院为部分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护理获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如下:

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64.97±6.21)岁,平均病程为(6.87±1.42)年。

观察组:男性:女性=18:12,平均年龄为(64.42±6.33)岁,平均病程为(6.52±1.41)年。

2组冠心病患者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实施传统的护理,包括术后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方法: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认知干预: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评估,并针对患者的需求对其实施相应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包括冠心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目的,可采取健康手册发放,视频动态播放及机体上课等方式进行宣传[2],对于患者的提问详细解答,以此提高认知度及依从性,配合其展开治疗。

2)行为干预:严格控制患者饮食,其日均盐摄入量应<6g,以新鲜果蔬为主,忌食高脂肪食物[3],禁止患者摄入烟、酒,维持病房内安静,保证其睡眠。于术前进行相关适应性训练,引导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及排便训练。于术后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术后3-5d,协助患者步行,1-2d后无不适感可于走廊慢步行走,时间为15min为宜,依据患者的情况可适当加强锻炼[4]。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合理规划其用药种类、剂量及时间,避免随意增减剂量导致并发症突发的情况。

3)心理干预:对患者的负面心理及情绪进行疏导,并动员家属共同参与,告知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分享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建立患者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为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当P<0.05时,表示2组患者在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明显,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SAS评分为(30.81±2.34)分,SDS评分为(31.09±2.41)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介入治疗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可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提高活动耐量,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目的缺乏认知,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以此对医护人员产生怀疑,降低了治疗依从性,故此不配合其展开治疗,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

本文研究中,包括术后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注意事项等,并未对其心理、用药及饮食进行护理,导致患者认知缺乏,于治疗期间产生抵触,治疗依从性下降,其围术期间的不当行为不利于治疗结果,导致术后并发症较高。

优质护理为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及预后情况所制定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SAS评分为(30.81±2.34)分,SDS评分为(31.09±2.41)分,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其疑虑,改善负面心理,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于患者的生活进行护理,对其用药进行严格监控,避免了不良症状的发生,于运动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以增加活动耐量,改善心肌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表2数据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亦验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负面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黄红英.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32):124-124.

[2]徐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实践效果评析[J].药物与人,2014,27(8):140-140.

[3]张瑞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70-71.

[4]李明秀.舒适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2):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