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丁海琴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老年病科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给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进行检查,将其按照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无症状,观察组50例患者有症状,比较其心电图阳性率、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阳性率、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显著高于两组患者各自的心电图阳性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心电图;心电向量;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91-01

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之外还有心电图检查,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ST-T段变化对心室自除极化终末至复极化开始之间的点位改变的反映[1],还有对ST段在心肌供血不足情况下的改变以及缺血时的T波的变化,但是临床发现心电图的ST-T段的变化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较明显的漏诊或者是误诊。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采用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进行诊断,评价其诊断效果,以下是研究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中将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调查,排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高血压、糖尿病、意识障碍、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按照有无临床症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为无症状患者,男女各为27例、13例,年龄为50~76岁,平均年龄(65.6±8.2)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4.3±1.1)年,观察组50例有症状患者,男女各为38例,12例,年龄为51~75岁,平均年龄为(66.3±8.1)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4.1±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在平静状态下给患者连接心电图各导联,给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检查。

1.3评价指标

心电图阳性的判断标准是ST-T段的变化,同时结合QRS-T夹角和T波形状大小对心电向量阳性进行评价。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的测量异常情况主要是根据《心电图学》和《临床心电向量学》判定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记录的全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采用的是χ?/t检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说明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阳性率、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显著高于两组患者各自的心电图阳性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心电图阳性率和心电向量阳性率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使得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体中,对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造成影响。目前,冠心病已成为我国老年人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减轻对患者的伤害。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主要症状有胸前区持续性的憋闷和疼痛[2],部分患者还容易出现牙齿、后背疼痛,甚至有的患者没有异常症状,临床诊断时不容易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造成疾病的延误。心肌缺血患者没有出现心绞痛症状,临床上无法诊断出疾病,造成漏诊,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心脏疾病常用的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3]。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的观察主要是ST-T段的改变,但是心电图上的ST-T段改变不全是因为心肌缺血引起的,并且心肌缺血的ST-T改变是短暂的,当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时不能反映出来,容易产生漏诊和误诊。心电向量也是通过心脏的电活动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但是心电向量可以对心肌缺血的T环和QRS-T的夹角进行测量,这可以显著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心电图对心电信号记录的同时对心电向量环描绘成立体图案,有利于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本文中主要对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9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阳性率为72.0%、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为98.0%,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阳性率为42.5%、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为85.0%,相比之后的差异性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有症状的患者比无症状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心电向量阳性率显著高于两组患者各自的心电图阳性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来说,采用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采用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减少对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综上所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冯丽丽.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0(9):30-30,32.

[2]朱晓琳.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3(8):4259-4260.

[3]王艳彩.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的可行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