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

梁胜东

辽宁省大连市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116600

摘要:化工企业因为使用的危险性物料多,工艺生产过程危险性大,生产过程复杂,设备设施众多,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往往都会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现就化工企业建立和实施安全文化工作的具体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工;安全;

一、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

倡导“一切事故和伤害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工作中严格要求杜绝“三违”现场,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在公司逐渐形成遵章守纪的良性的安全文化氛围,追求“零伤害”,不断促进了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都从两方面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安全职责进行约定,一方面是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岗位规范,明确了工作业务职能,各部门的组织结构、工作业务关系以及岗位说明,岗位职责范围、任职资格(教育、技能、经验等),规范了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业务范围和对任职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尤其考虑到化工行业生产的特殊性,对任职人员的受教育经历、专业、经验等进行要求,保证人员素质符合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安全生产法,结合岗位规范对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明确了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责任制考核标准等,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全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提高员工的岗位安全意识。

三、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工作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真开展了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生产、工艺、设备、仪电、储运、安全等各专业人员进行工艺过程安全分析的应用培训。对生产工艺装置开展HAZOP工艺过程安全分析,辨识工艺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完善并加强管理。对员工进行JHA、SCL等危险辨识方法培训,组织利用危险辨识方法对作业过程等进行危险辨识。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和优化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将危害辨识、风险分析结果及控制措施作为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也作为现场安全检查重要依据,通过危害辨识和安全培训教育、事故隐患排查等工作相联系,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和检查,不断提高事故防范能力,保证生产安全。

四、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要秉承“隐患就是事故”这一个理念,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工作。根据安监总局发《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的要求,开展各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事故隐患排查内容、方式、频次、范围等进行明确要求,并进行考核,督促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五、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教育

高度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的文件要求,加大安全培训教育方面的投入,“三项人员”全部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在员工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和日常安全培训教育中,加强从业务知识能力和安全知识培训两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安全意识、安全技术能力、业务操作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水平。每个月编制安全学习材料,指导部门、班组开展安全学习,并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参加地区安全生产协会等组织,有效的与外界及时对安全信息进行沟通。订阅了《劳动保护》、《现代职业安全》、《班组活动》等宣传安全知识的报纸、杂志。

六、建立事故通报机制

建立了事故通报机制,及时收集、认真分析国内外化工及危险化学品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向各部门进行事故通报,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对照事故原因,开展事故类比排查,检视公司的工程设计和管控过程是否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认真吸取其他单位的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在每年6月份全国的安全生产月期间,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制定安全月的活动方案,积极宣传安全文化工作,把安全生产月作为主要宣传阵地。显著位置悬挂安全生产月宣传标语、条幅、彩旗、安全挂图等宣传材料,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运动会、安全答辩等活动的开展,倡导安全文化氛围。

八、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安环部将收集汇总相关典型事故案例材料,组织员工观看主题宣传片、警示教育片,通过对典型事故和身边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细化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职工职业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九、加强装置本质性安全管理,以科技促安全

针对化工行业目前强调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检测以外,积极倡导利用新近的检测技术,对危险性机泵进行预防性维护检查,动态掌握机泵的运行状态,做好定期维护,关键设备实行特护管理,保证装置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利用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对装置管线、设备法兰、阀门等连接处进行泄漏检测,加强了泄漏管理,杜绝了现场“跑•冒•滴•漏”带来的事故风险。

十、激励制度

安全文化建设是有抓手,有切入口,要紧紧把握领导这个关键核心,强化公司高层的“有感领导”,把公司奖惩制度与安全文化建设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安全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员、集体给予奖励,并树立榜样,全体员工共同进步。对有违章行为者进行处罚,扣除绩效奖金等。奖优罚劣,倡导遵章守纪的安全文化。

在对外的安全交流工作中,不断积累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通过每年各方面的参观学习等活动,不断地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改进、完善,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员工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变化人、陶冶人的功能。当然,在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外,同时也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来不断提高装置本质安全化的程度,保证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通过各方面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安全稳定运行,给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桂明,焦静,马荣胜.探讨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安全管理,2011,(11):35-38.

[2]严黎.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J].安全文化,2006,6(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