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质量事故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商品混凝土质量事故预防对策

李军著施永杰

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商品混凝土具有时效性强、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和影响质量因素复杂等特点。因此,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预防对策

前言

现代商品混凝土也叫作预拌混凝土。它是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成规模化和自动化地集中生产,作为一种半成品提供给使用单位。由于商品混凝土有着操作方便、质量高等原因,所以现代商品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但是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待商品混凝土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技术人员管理不当等原因,使得现代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现代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也在不断出现问题。但是苏子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如今世界上80%的国家都在使用商品混凝土,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于现代商品混凝土来说,质量是其中的一大重要方面。

1现代商品混凝土的常见质量事故

1.1强度问题

混凝凝土的强度问题是现代商品混凝土城建的质量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商品混凝土的强度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在现代商品混凝土中,强度问题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对施工的进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其中保障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成为其中的重要的问题。一些商家在生产商品混凝土时,为例经济利益,经常使得施工配置的强度富余量有其名而无其实,从而出现强度问题。

1.2裂缝问题

裂缝问提也是现代商品混凝土进程出现的问题。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对建筑的影响也是一种的一个方面,它也是反应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混凝土在施工时出现裂缝的问题有时会是因为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合比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出现裂缝的情况。

1.3凝结时间过长的问题

商品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也是现代商品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在现代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厂家中,由于追逐经济利益使得混凝土的掺和的比例不达标,价值剂掺量的问题,使得商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出现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2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措施

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质量控制:商品混凝土中水泥是最为常用的施工材料,同时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水泥质量的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我国目前的水泥产品中对于质量也有着明确的规定,按照水泥产品的结构可以分为高细度、高早强以及高等级三种类型,这样对水泥的生产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规定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产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掺量也有着更高的限制,而目前在减水剂的作用下,这样的情况也不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严格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很多生产企业为了考虑到成本因素往往会选择一些生产质量较差的碎石机来进行碎石,产出的碎石颗粒相对较大,这样混凝土在制作的过程中质量会受影响,若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设备来进行生产,碎石的质量会相应提高,其中针片状颗粒碎石含量相对较小,对于保证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泵送混凝土中对于碎石颗粒含量的标准也会相对较高,因此生产时也必须要将其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规范石子粒径要求,其中石子粒径的大小与混凝土的强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其中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石子粒径的加大而下降,同时混凝土的渗透陛也会随着石子的粒径的加大而增大。因此对于石子粒径的控制也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特别是小石子对于增加水泥浆的粘结面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质量,

2.2配合比控制

配合比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依据,严禁输入错误。要求实验员在操作室监督操作员,对每一个工地的配合比只有在实验员的监督下,确认配合比输入正确后才能生产,严禁操作员自己输入配合比生产。这样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2.3品混凝土生产期间搅拌工艺的科学化

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搅拌,从搅拌时长来进行分析,要根据生产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实际搅拌情况、运输时长、混凝土搅拌机的类型等等来确定交换时间。另外还要充分应用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缩减搅拌时间,逐渐加大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施工操作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要定期的勘察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一旦出现问题,不仅要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还得要对混凝土出场之前的状况进行相应的勘察,在遇到异常的情况下,必须要将其中的原因及时的调查清楚,再应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解决。

2.4有效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过程

在运输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运送车辆进行检查和要求,确保能够选择专门的罐车进行运送。此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都不相同。因此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此类问题,确保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并提前了解运输的路线和天气情况。在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把控混凝土初凝以及终凝的时间,确保混凝土到达工地施工时符合施工要求。

2.5控制商品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在商品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对其浇筑的方式方法进行管控。在使用振捣器等施工设备时,应当对振捣器的规格、类型进行检查。而在针对柱、梁、板等不同区域进行浇筑时,要确保浇筑的厚度符合施工要求,并对施工缝的位置进行提前分析和控制,确保位置的合理性。

2.6商品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要达到设计强度后,需要重点加强养护和拆模工作。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取决于水泥的水化反应,因此,养护的核心是满足混凝土水泥水化反应的温湿度条件。目前商品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自然养护。商品混凝土养护控制要点:

控制养护时间:对于普通混凝土,初始养护应在浇注后12小时内进行。但一般情况下,商品混凝土在初始设置后8小时内迅速收缩。如果在浇注12小时后开始固化,就可能出现缩孔开裂。因此,商品混凝土的养护应提前进行。自然保护应保证充足的水分:如果用同样的覆盖面积浇水,混凝土的养护需要重点加强水和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最重要的是三天以前。混凝土建成后,需专人负责浇水养护。如果使用塑料薄膜养护,应使混凝土表面完全封闭,隔绝空气,防止由于人为、机械产生漏洞,避免水蒸发损耗。

2.7商品混凝土拆模中的控制

混凝土模板应符合规定。拆模应使混凝土温差、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小于25℃,以避免裂缝。如果采取施工荷载,必须计算拆除模板的结构。如果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必须建立临时支护设施。堆放建筑材料必须计算实际强度。拆下混凝土侧模的时候需要要确保其达到足够的强度,避免表面和边缘凸起缺陷,避免用力过猛。同时在所有情况下对部件进行检查,强度应由相同环境下养护试件的强度试验结果确定。

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性能和高品质混凝土,本应对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实却是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反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鉴于此,必须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来对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进行严格管控,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效良.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4):178~179.

[2]陈敬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