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液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小儿输液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周海燕

(昆明市儿童医院特需门诊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输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22小儿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获得患儿家属许可后,抽签随机确定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研究组则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护理中,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输液残余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输液护理中,能提升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输液护理;临床与护理路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输液护理是儿科护理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患儿年纪小,依从性差且身心发展并不成熟,护理难度较大。在小儿输液过程中,易出现多种护理问题,会对治疗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强化临床护理以保证输液顺利实施[1]。小儿输液护理的临床干预难度较成人护理更高,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在护理模式和护理管理方式上,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满足护理需求[2]。临床护理路径是科学系统的护理管理方式,临床应用率高,认可度好[3]。本研究就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输液治疗患儿122例,均为本院收治患儿,患儿筛选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获得患儿家属许可后,按患儿来院顺序予以编号,随即经抽签确定分组。对照组61例,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7例,年龄2~11岁,平均(6.01±1.51)岁,肺炎患儿15例,支气管炎17例,感染性腹泻13例,扁桃体发炎11例,其他5例;研究组61例,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6例,年龄3~11岁,平均(6.31±1.41)岁,肺炎患儿14例,支气管炎17例,感染性腹泻14例,扁桃体发炎12例,其他4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用药准确,未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或先天性疾病,无神经系统或精神系统异常,无躁郁症家族史等,患儿家属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辅助护理。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有关证明文书由患儿家属亲自签署。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1)输液前,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和禁忌,确认患儿为非过敏体质,确定药物种类、剂型准确,确认输液器材质量完好,包装无破损;(2)输液中:注意观察输液量剩余情况,合理调节滴速,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安抚,观察有无穿刺点红肿等异常事件出现,及时处理;(3)输液结束后,立即拔针,注意动作轻柔并给予消毒棉签按压止血,做好血管保护工作,输液完成后,引患儿及其家属至休息室观察半小时,并向患儿及其家属说明后续注意事项,无异常后可离开。

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从护理人员中随机抽选人员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明确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理论、操作步骤及要点等,经集体讨论确定临床护理计划,并制定护理流程表,明确相关护理内容的步骤,具体操作细则及护理目标。(2)输液前护理:向患儿及其家属说明穿刺操作及注意事项,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表现,稳定家属情绪;建立有效交流,通过询问家属和观察,了解患儿情绪状况和对输液是否抗拒,对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再结合患儿的性格特点,选择讲解输液相关知识或鼓励等方式,帮助患儿缓解和放松心情,年龄稍大或情绪稳定患儿,可引导其主动配合输液,年龄偏小或情绪不稳定者,则与家属配合,在转移注意力下进行穿刺,穿刺动作应快捷准确,确定穿刺位置后顺序动作,但同时需保证动作轻柔,避免造成患儿疼痛;(3)输液中护理:穿刺时,应确保已经找准穿刺位置和进针角度,尽量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完成后,对患儿进行夸奖和鼓励,安抚其情绪;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每小时巡视3~4次,查看穿刺点是否出现红肿、渗血,查看药液残留情况及输液是否顺畅,调节适当滴速,指导患儿家属注意加强监护并指导其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即可予以处理并对患儿情绪进行安抚;(4)输液后护理:输液结束后,立即予以拔针,轻柔快速将针头拔出,给予消毒棉签,指导患儿家属帮助按压穿刺点,至不再出血方可,对患儿进行夸奖和鼓励,安抚其情绪,强化穿刺血管的保护,向家属强调穿刺后相关注意事项,避免静脉炎或感染等的发生,嘱咐家属对患儿进行思想建设,为下次输液奠定基础,观察无异常后,可离开。

1.3观察指标

输液结束后,对患儿进行VAS评分,并比较评分结果;细致记录输液过程,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残余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资料,借助SPSS20.0软件,VAS评分和输液残余量以(x±s)表示,行t检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以(%)表示,行χ2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参考,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VAS评分及输液残余量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疼痛更轻,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输液效果更理想,输液残余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输液护理的难度较大,这与患儿的身心发育状况有紧密联系,患儿年纪小,常常比较怕生,但是又比较好动,自制能力和护理依从性均很差,加之患儿血管一般比较细且浅,在实施穿刺和输液护理中,均具有较高的难度[4]。所以,为保证小儿输液治疗效果,临床十分重视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护理管理模式,其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护理的流程化和标准化[5]。会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和护理需求,指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明确相关流程,能确保护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切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效果更为确切,护理操作也更为规范化,整体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尤其注意护理流程表的使用,将护理工作量化,能确保护理工作的完成度,临床应用效果理想[6]。

本研究中,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研究组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在实施输液前对患儿的心理状况等进行分析,并提前做好疏导和准备工作,有效安抚了患儿及其家属情绪,提升了其依从度和配合度,制定详细针对性护理计划,护理中仍注意患儿情绪调节,注意掌握穿刺时机、药液温度调节并强化输液监护,输液安全性得以提升,有效避免并减轻了穿刺和输液对患儿造成的不适影响,患儿的穿刺配合度更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疼痛感较对照组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输液过程中患儿情绪更稳定,能较好坚持完成输液,输液残余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输液护理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艳玲,黄涛.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2):81-84.

[2]梁伟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387-388.

[3]肖丽冰.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提高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9):1272+1274.

[4]沈湘.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4):183.

[5]林芝,林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7):67-68.

[6]顾莲芳.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9):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