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化学难学的原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分析高中化学难学的原因

田彬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高中田彬

本人在高中从事十年的化学教学,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有70%的学生认为化学难学,有30%的学生因为化学难学而失去学习兴趣。研究发现,如果处理不好学习化学的难度,很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形成化学学习难度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教师应在这些主、客观因素中研究学生学习中形成学习困难的成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

一、化学教材内容本身形成的难度

1.化学概念和理论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易导致认识中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调查表明,分子、原子、催化剂、物质的量、电子云、化学键、同系物、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原电池、电解池等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有些概念和理论的形成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的难度。

2.化学学科具有“深”、“杂”、“混”等特点

深是指化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深奥,学生不易掌握它的内涵和实质,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理论,电解理论。杂是指化学问题头绪繁杂、难懂,学生理不清线索,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元素化合物推断题。混是指对若干化学问题的区分点把握不准,分辨不清,容易把似是而非的问题搞混淆,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显得零碎,往往使用这种理论解释这种现象,而另一种相似的现象就必须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许多概念、理论的文字表达过于抽象、晦涩而远离实际。

3.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化学知识形成认知跨度

中学化学的许多知识游离于宏观和微观之间,如对宏观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必然抽象出某种物质的性质及某种规律,这种性质或规律又可以用物质结构等基本理论来解释。学生的认知过程要在宏观和微观、外显和内在之间实现跨越,每一个逻辑程序是完成认知全过程的必要环节,中断一个环节就会造成局部的认知障碍,甚至思维障碍。

二、化学学习的内部思维方法的难度

1.抽象思维方法

化学学习中的抽象思维方法主要包括科学抽象逻辑方法、假说验证方法和数学方法等,许多方法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

2.形象思维方法

化学研究离不开形象的感知、储存(记忆)、识别,建立模型等形象思维活动,在化学学习活动中运用形象思维的一般机制是:观察→意象→联想→想象→模型、模仿或模拟。这些恰好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

3.符号思维方法

由于化学符号具有潜在的思维能量,它可以诱发思维过程,使其潜在的涵义变为具体的符号形式。运用化学符号来代表化学事物,把化学符号作为思维运算的工具和媒介来进行的思维活动方式就是化学符号思维。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及其他化学符号来表示严格定义的化学事物的科学概念,表示化学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是典型的化学符号思维过程。

三、中学化学教材体系不当而形成的难度

1.教材不能很好的体现“三序”合理化整合

化学科学有自己的体系,为了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反应关系的客观规律性,挑选出来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编排应该有逻辑顺序。但仅按知识的逻辑顺序编排的教材,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学习,它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三序:知识的逻辑顺序、认知顺序、心理发展顺序)。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滞后编排,造成一些元素化合物、有机物的性质、用途得不到合理解释,只好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学习。

2.有些内容的安排难点过于集中

现行人教版化学教材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分散难度、各个击破等问题。以化学1(必修)为例,第一章中的“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际是“物质的量”的全部内容),第二章中的“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这三个大难度均安排在刚跨入高中校门刚接触高中化学的高一学生的学习中,从教学实践来看,不利于教与学,尽管知识体系较为完整,但学生学习中易产生因难学、难理解、难掌握、难运用而形成畏惧化学的心理效应,这没有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没有合适的记忆方法而形成记忆难度

1.无序的知识造成学生无记忆现象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在每个小的学习时段内(如一节课、一个讲座、半天),知识信息的存储是相对有序的;而每个大的学习时段内(如一周、一月、一年),知识信息的存储是相对繁杂的、零乱的。处于无序状态的众多化学知识会使大脑思路难以开阔,知识信息难以被充分激活,无序状态的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容易使人感到不知所措。

2.不懂学科的记忆方法造成知识遗忘

化学知识具有多而杂的特点,且相似、相近、相关的概念相互交织,使得大脑对知识信息的摄入、理解、存储、加工是随机的、动态的、非连续性的,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时段性非常突出,而与时段性密切相关的记忆——遗忘交互作用规律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大脑这种点滴积累、动态存储、记忆与遗忘交互作用的特点决定了学好化学必须掌握化学学科记忆方法。化学中常用的记忆方法有:(1)思维类记忆方法:①特征记忆法,②选择记忆法,③理解记忆法,④规律记忆法,⑤归类记忆法;(2)音韵类记忆法:①谐音记忆法,②口诀记忆法,③同音记忆法;(3)简化类记忆法:①谐音记忆法,②表格记忆法,③首字记忆法,④图示记忆法等。调查发现,上述提供的记忆方法中,学生实际运用的方法还不足10%。

五、教材与考试存在客观的“剪刀差”

1.教材编写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例题牵引的内容

学习化学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需要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而这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具体体现。教材缺乏科学方法应用、学法指导和例题示范的编写模式,是不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学生做习题或考试时,因缺乏方法指导和例题启示,导致解题的预备知识不足,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增加了解题难度。

2.教材的习题与考试的试题之间难度呈“剪刀差”状况

一方面,教材中单一的题型和测试目标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各类考试涉及一些开放题和实践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习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长期进行单一的、低层次的、理想化的习题训练,在考试时面对新的题型会束手无策。

六、化学教师人为制造的难度

1.教学方法选择不当而形成难度

主要表现在:(1)难点集中。分散难度,多做实验,联系实际,由旧引新,进行类比,微观概念借助宏观现象或学生的直接经验去描述,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但是有些教师并不善于运用这些化难为易的有效方法。(2)不注重讲述的通俗性。精炼而形象的语言,通俗而具体的事例,恰当而有启发性的比喻,是化难为易的一种技巧,不研究和运用这些语言技巧难以做到化繁为简、化隐为现、化难为易。(3)教材处理不当,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把新课当作复习课来处理

有的教师不注意区别新课和复习课的教学差异,把新课当作复习课来处理,势必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如讲“原电池”、“电解池”新课时,把若干个原电池和电解池连接起来,把电化学搞得很复杂,这就人为地给学生造成了学习困难。

3.人为增加训练难度

为了达到备考、升学的目的,做一些过难的分段、分情况讨论的计算题,或训练不讲层次,在学生基础题尚未训练到位的情况下,急于训练一些难点知识综合题和能力提高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