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老年人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武晓燕石丹丹司马俊歌

武晓燕石丹丹司马俊歌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的日常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实施日常护理前后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均得到改善,均优于护理前,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采取积极全面的日常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和控制病情发展,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日常护理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器质性变化的全身性疾病,尤以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1]。由于生活节奏的变化,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伴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的疾病,因此必须重视其日常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本文主要对76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情况进行探讨,报告正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67到82岁,平均(75.6±2.4)岁;合并高血压21例,冠心病14例;均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

1.2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积极治疗,同时以“以人为本”为护理原则,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日常护理,具体措施为:

(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先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情况,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然后,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针对性的高血压健康知识宣教,让其全面了解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危害、用药治疗必要性等内容,使其充分认识到积极的治疗和科学护理的重要性,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疾病观念,提高其临床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详细的,耐心指导患者掌握血压检测,会正确使用和看懂血压测量仪,并要求每日进行一次血压检测。

(2)心志护理:应高血压患者病程长,年龄较大,且合并多种并发症,往往会出现抑郁、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影响治疗。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采取支持、解释、疏导等方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控情绪,稳定情绪,建立治疗信心。同时,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日常护理中,督促患者用药,更要给予患者关心和陪伴,让患者保持愉悦心情。

(3)用药护理: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用药,所以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降压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且要告知患者应严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得随意更改或停止用药,同时要告知患者正确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4)饮食及运动指导:①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其口味,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做到营养的平衡搭配,并要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禁食用用油脂类、辛辣类食物,多膳食纤维丰富的果蔬,适量饮水。②运动方面,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护理人员应根据可患者年龄、病情等,指导患者餐后进行适量运动,可餐后1h进行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慢跑等有氧运动,保持20到30min/次。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不可进行运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本组患者在日常护理前后临床依从性情况,分为依从和不依从,再统计每日血压测试数据,掌握护理前后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为达标。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0.5统计软件对进行统计分析,再应用X2对统计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护理护理前后,本组患者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优于护理前,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如表1:

表1护理前后患者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对比(例,%)

项目护理前(n=76)护理后(n=76)P值

依从性依从61(80.3)75(98.7)0.001

不依从15(19.7)1(1.3)0.025

血压控制达标56(73.7)73(96.1)0.014

不达标21(26.3)3(3.9)0.001

3.讨论

依从性就是个人行为与治疗、健康教育、护理等保持一致性的程序。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4]。而依从性不强的原因在于患者对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防治知识了解不够,没有主动配合治疗,对高血压正确的治疗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只根据病情服用药物、担心用药效果、不良反应而不服用药物等[5]。所以,日常护理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本研究中,通常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让其正确认识到高血压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再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通过积极全面的日常护理干预,本组患者的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均得到提高,优于护理前,存在差异(P<0.05)。

高血压是属于慢性全身性疾病,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治疗,因此必须重视日常护理干预,加强健康宣教,积极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护理等,进而改善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昌秀,杨代珍.老年高血压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08):1833-1834

[2]陈素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6(15):242-243

[3]潘淑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护理前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3(33):237-238

[4]刘熔雪.护理护理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48(15):107-108

[5]王金燕.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0,12(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