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张宏

张宏

(内蒙古市第四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对策。方法:对13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和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观察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282-02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选择性向左或右冠状动脉插入导管,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最准确方法: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但该技术属于创伤性手术,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需要早预防和处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队120例患者实施CAG,对其发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平均年龄45~8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25例(包括急性和陈旧性)心绞痛21例,可疑冠心病34例,高血压冠心病37例,胸痛及胸痛待查3例。

1.2结果

出现心律失常4例,发生率3.3%;低血压2例发生率1.7%;穿刺部位血肿或渗血2例发生率17.5%尿储留9例发生率7.5%;腰背部疼痛27例发生率22.5%;造影剂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1.7%。

2.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1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进行造影时出现心律失常与导管跨膜和导管机械性刺激左室心的内膜引发异位节律点的兴奋性增加有关。[1]本组1例室颤发生于导管后冠状动脉实施造影时,立刻给予电除颤后转复;1例病人心律出现严重缓慢,立刻静脉输入阿托品后逐渐恢复。因此,在实施冠状动脉照造术前需要准备常规用品,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和各种急救用的药品,以及开放静脉通道。术中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向术者提供心电波情况,术后送CCU病房监护12h。本组发生心律失常经立即吸氧,静脉对症给药,及时电击除颤等处理,无一例发生不良后果。

2.2低血压

本组2例患者血压下降至12/8kpa以下,均发生在术后当天,因注射造影剂后血浆渗透压增高,外加进食少,血容量不足所致。因此护士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脉搏12h,如发现血压下降,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加快静脉输液速度,给予升压药多巴胺静滴。本组2例患者处理后很快恢复正常。

2.3穿刺部位血肿或渗血

出血时冠状动脉造影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术中应用肝素,短时间内反复穿刺,压迫止血部彻底或术后穿刺下肢活动过早引起。本组4例患者穿刺部位血肿,6例患者穿刺点少量出血,11例皮下淤血,为此护理人员术前做好健康教育,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认识教育,术后穿刺点用压迫带加压20~24kpa压迫6h,每2h放气减压一次,同时注意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是否对称,嘱咐病人卧床休息12h,强调穿刺时保证侧肢体伸直的重要性,必须在护理人员协助下移动下肢,切勿因卧床不适而私自活动。嘱咐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以防穿刺点出血。本组4例血肿和皮下淤血的患者经50%的硫酸镁湿敷以后渐渐被吸收;6例轻度出血的病人重新加压进行包扎后,轻度出血得到控制。

2.4尿储留

9例患者发生术后12h内,因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导致尿储留。护理上应该注意术前对病人进行床上排尿的训练与指导,本组2例男性病人经协助身体侧卧并抬高床头30度后进行排尿,3例患者经腹部热敷及按摩后可以顺利排尿;4例患者经过诱导排尿后仍未能进行排尿,最后实施导尿术后排出尿液。

2.5腰背疼痛

此并发症最高,其原因与病人手术后平卧,穿刺侧肢伸直和制动有关。医护人员通过协助病人向健侧转身、活动非侧肢体,指导患者深呼吸,患者症状消失。

2.6照影剂的不良反应

本组使用的造影剂为优维显碘普罗胺注射液,手术前病人的碘过敏试验全部为阴性,2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1例症状为皮疹,经静脉给予地塞米松后其症状得到缓解,另1例表现为恶心给予肌注灭吐灵,并嘱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出,症状好转。故术前虽然碘过敏试验是阴性,但是在术中和术后仍然需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没有不良反应,并且备好抗过敏的药物和急救药品,以备急用,并嘱患者多饮水,做有效咳嗽动作,促使造影剂排出。

【参考文献】

[1]姚风,翟京华等.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15.

[2]黄小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