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实习生查房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1

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实习生查房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雷卓英

(山西省大同市卫生学校山西大同037009)

【摘要】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实习生查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呼吸科实习的80名临床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及PBL教学法进行查房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PBL教学组学生的出科成绩、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实习生对呼吸内科疾病的掌握度,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应在临床教学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PBL;呼吸内科;教学查房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315-02

传统的实习生教学查房模式常以带教老师为中心,实习生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次开展,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满意成效[1]。近年来,我国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纷纷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我院对呼吸内科实习生教学查房中应用PBL教学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呼吸科实习的80名临床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每组各40人,所有医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知识水平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两组患者均每周2次进行床边教学查房,查房病例多选择呼吸内科典型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

传统教学组:查房时由查房学生汇报病史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学生汇报病史情况,然后示范性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再从疾病的病因病机、生理病理、临床表现、体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多方面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学生以倾听为主。

PBL教学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带教老师以引导为主。教学查房前,实习生提前熟悉患者病情,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资料,提前对查房病种进行复习,记录自身不懂的问题,便于查房时进行小组讨论。带教老师围绕查房病例拟出一系列问题,做好授课准备。教学查房时,由查房学生汇报病史,进行相关体格检查,鼓励其他学生指出查房学生存在的不足或之处,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后各自表达讨论结果,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纠正、答疑以及总结。

1.3观察指标

1.3.1出科考试成绩以及住院病历书写评分:出科考试成绩采取百分制,由教学秘书拟定考卷,内容以呼吸内科常见病相关知识为主,占60%,由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以肺部体格检查为主,占40%。出科前1周,实习生随机选择一位新收病人,独立进行病史采集以及体格检查,根据住院病历书写规范进行书写,交与带教老师进行评分。

1.3.2教学满意度:在学生出科时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资料均用Excel进行统计整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分类变量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住院病历书写评分对比分析

PBL教学组学生的出科成绩及病历书写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均=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实习目的主要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培养更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呼吸内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学生很难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传统的查房教学方式中学生参与度不够[2],实习过程中常感到困惑、迷茫。

本研究中,PBL教学组学生的出科成绩、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由此可见,PBL教学法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查房中,及时温故知新、同时在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中训练临床思维能力,扩展知识面,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识。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实习生对呼吸内科疾病的掌握度,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应在临床教学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泽平,王邦宁.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97-299.

[2]张淑娟,王振涛.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实习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7):75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