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张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信息化背景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张旺

张旺

天津霆客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科学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对软件的水平与质量将产生直观性影响。基于此,文章就信息化背景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展开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引言

就软件产品而言,在不断优化了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后,能够提升软件产品的应用效率与质量。在强化软件产品功能与质量的基础上,持续将其开周期缩短,缩减成本,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

1概述

1.1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软件行业迅猛发展,并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对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传统产业以及管理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步发生着变化。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性、风险性、竞争性以及渗透性比较强。当前,我国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发展还远远不足,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项目管理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了解不透彻,工作中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比较随意。第二,软件开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制定科学的项目计划,没有科学的计划与目标,就无法顺利的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

1.2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软件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得软件项目的需要也逐渐提升,软件项目的复杂程度以及变更逐渐频繁起来,软件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如质量、进度、人员以及成本等管理控制。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平台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建立是必要和重要的。有了完善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对整个企业的软件进行轻松地管理与维护,促进企业效益的顺利实现。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完善文档库,使项目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把握好开发的进步,保证每个阶段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明确任务的划分,强化内部的沟通,使每一位项目开发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能够充分协作,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对软件开发进行风险防范,使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成功率得到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具体的实施方法刍议

2.1科学部署专业工具

2.1.1开发需求活动

将专业化需求管理工具为软件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出来,用需求为主取代传统的以计划为主,开展驱动任务,搭建全维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全过程跟踪管控软件的目的,在信息化管理中,将需求作为基本线路,需求——设计——编码——测试——跟踪的全方位发展,对影响区域进行自动识别变更,进而对各个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

2.1.2设计分析

由线上设计工作取代线下设计工作,在应用了设计工具以后,我们可以从需求框架入手,设计相应软件,基于要素输出情况,设计文档,从而将需求覆盖率提升。

2.1.3编码操作

信息化技术出现后,逐渐取代了传统纸质或者电子配置的流程方式,其中,专业性管理工具在SVN服务器基础上开始被建立了起来,而且,产品库、开发库和受控库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为工作人员测试和编码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2持续完善信息监控环节

在收集到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后,并且工作人员在细致的分析了相关工具数据信息后,能够获得和产品质量相关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得到工作效率以及人员能力方面的信息,而且,通过获取的真实数据信息,能够将相应的参数指标为软件研究、评价工作提供出来,而且,使项目管理者在工作中可以有据可依。所以,在信息化建设期间,必须要将信息化监控系统建立起来,并且,在整个项目中都可以渗透和融入监控系统,进而将研发和应用软件的质量信息为人们展示出来,从而达到自动监督控制信息的目的,科学的监控和预知风险,在找出风险趋势后给予相应的警告,达到提醒工作人员的目的,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问题。

2.3建立信息共享和评估机制

缺乏灵活性是传统信息化软件的弊端所在,随着技术发展,我们增加了对信息化进一步细化的要求,要求软件能够把个性化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达到高效共享和沟通信息的目的,科学部署专业工具,打通各个工具间的信息通道,把信息孤岛转变为多个信息互联的平台,从而达到自动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的目的,如实的展现出其中隐藏的质量问题。对于质量信息内容,要求工作人员扎实掌握,高效掌握人员情况、工作质量以及软件产品信息情况,然后把一定的评估模型开发出来。对信息要素的再次识别,对共享信息流向进行科学梳理,从而有效打通信息通道。ERP系统数据高质量信息管控系统,在企业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的道路上,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4与本地化结合,优化信息化

就本地化而言,是指与有关技术、文化、客户要求以及开发工具等结合,从而达到信息化设计与管理软件信息化的目的,并且,把有关的工作流程制定出来。不断完善软件开发项目的信息化模式,并且跟上时代发展要求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而且,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信息化手段,及时的完善与更新信息化手段。按照软件具体应用情况、客服见解和反馈等完善信息软件,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从而保证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实施要点

3.1从传统流程化向产品化转变

传统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以流程为基础,打造基于流程应用的功能模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已定义的框架下开展软件开发,关注的焦点是过程是否符合流程;而软件敏捷开发所关注的焦点是产品,是不断迭代的产品,一切要围绕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要展开。因此,敏捷开发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围绕需求展开,以需求为导向,以需求为任务驱动,任何工作的标准是满足需求,而不仅仅是符合流程操作。

3.2信息化工具的推广

一旦建立了软件开发管理信息化,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就是信息化的推广使用。要使使用者改变以往的操作习惯,同时理解敏捷开发的重要原则,并乐于利用新工具进行开发尝试,这是推广的关键。推广使用工作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软件开发管理规范的宣贯;二是业务操作的培训;三是使用者针对各自使用的实际特点,基于工具能力制定软件工程化的实施规范,进一步深化工具的使用。

3.3本地化的适配

在具体实施时,一定要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考虑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地化的过程,不断去完善过程。本地化意味着深入理解团队、客户、产品需求、技术平台、组织文化、工具情况、工作环境等因素。在组织架构下,由谁来做过程经理、如何设计产品需求列表、如何描述用户故事,这些都是需要根据自己组织的情况来确定的。

3.4信息化的完善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软件开发项目研发模式也是一样的,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的研发模式会不断更新换代,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好方法。对于信息化手段也要紧跟发展的步伐,做好信息系统不断改进完善的工作,不断收集使用反馈、改进建议、解决使用问题,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的功能,为软件开发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在开发软件时,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开发软件的效率提升,而且,在信息化基础上管理软件开发项目,能够提升软件质量,有效监督和管理软件生命周期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保障软件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樊亮,阚青.基于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11):96-99.

[2]陈江涛.对基于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分析[J].软件开发,2017(05):546-547.

[3]郭泽仁.影响软件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20):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