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组织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王蔓菁

王蔓菁(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昌330000)

摘要:组织有效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认为组织目标存在一个变化范围,有效性可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组织的有效性在各组织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组织有效性;无效行为;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0033-02

一、组织有效性的概述

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导向下,特别是在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现象,导致许多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偏重规模发展而忽视内涵建设,重视各组织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重视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浪费大、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还使得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发展停留在低水平扩张状态,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管理创新方面发展缓慢,在与国外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的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水平低,缺乏主动性。所以我们应该高度的重视对组织有效性的研究,特别是作为公共部门的组织。组织有效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认为组织目标存在一个变化范围,有效性可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第一,组织绩效,即组织工作成果是否满足数量、质量和时效方面的要求。第二,组织成员满意度,即组织成员是否能在组织中体验到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第三,组织生命力,即组织成员是否能持续不断地共同工作。

二、组织中常见的无效行为分析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没有有效地分工、合作和激励,没有解决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中国很多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都碰到了这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共性问题业务成长不是困扰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家的难题,而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组织化程度低才是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根据多年实践,专家总结出了一个组织结构的四要素模型,即一个组织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部分或者要素,分别是领导、结构、流程、员工。组织中常见的无效行为从不同角度概括,存在以下四种表现:

(一)领导维度分析

从具体要素层面对领导维度进行分析,我们总结出中国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在领导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战略方面,战略不明确,战术不清晰;价值观方面,领导人对组织理念和管理原则缺乏思考、提炼和宣传;沟通方面,老板与下面缺乏沟通,中层领导与老板思想差距越来越大,对话越来越困难,老板的思想在天上飞,管理层却在地上爬;压力传递方面领导人负荷重,精力分散,抓工作无法集中,力度压力传递手段单一;授权方面,授权不当,授权不足,或者授权出现反复;领导风格方面,倡导信任、授权、参与、创新、勇于尝试等不够。

(二)结构维度分析

结构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门划分及职能划分不合理,职责不清不全,或相互交,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能力的提升。角色或职责角色不明确,自己的工作、他人的工作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偏向于“本位主义”地理解。管理层级过多,决策缓慢;管理层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严重。出现大量新的工作、新的问题,但无法解决。

(三)流程维度分析

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在流程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划流程生叉,工作忙乱,到处救火”。部门协作流程被“部门墙”割裂为一段一段的“切片”流程,部门协作困难,没有人真正对流程负责,也没有人知道流程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品质控制流程中的品质控制不足,品质意志不足;信息沟通流程中的信息沟通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资源保障培训和发展机会不足,资源配置不够及时合理,奖励制度和机制不合理。

(四)员工维度分析

企业和各公共部门组织在员工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值观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向,新老员工之间存在价值观和利益方面的冲突。技能管理者缺乏管理意志和管理技能,缺乏完成工作的技能。知志员工缺乏或者无法及时获取必要的知志。动力员工缺乏发展通道,主动生、积极性不足,缺乏激情。

三、提高各组织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结合组织有效性的内容和相关管理理论的研究,各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提高组织有效性。

(一)构建各组织核心竞争力

各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指各组织特有的、能获得超额利润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适应市场机会的、能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主要包括技能独特性、用户价值性、资产可用性、价值可变性、不易模仿性、动态发展性以及知志与自学习性等。核心竞争力包括各组织的专有技术、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各组织文化和各组织家精神等诸多因素。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要有技术观、要素观、整合观三种方法,三种方法互为补充。技术观认为核心竞争力以技术能力为核心,围绕核心技术实施战略决策、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组织管理整合使各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要素观认为各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由诸多要素构成,主要包括科学的发展战略、先进的管理、人才队伍、自主知志产权、各组织文化、各组织品牌等。整合观认为各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系统化的能力,指通过整合各组织各种资源和能力提升而成并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包括各组织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反映各组织对社会需求的敏锐判断、快速反应和协同运作的综合能力。

(二)目标需要过程保证

在组织有效性评价中,评价指标要注重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统一。在计划评审方法中,提出把握关键环节和关键路线,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统一的思想。目标管理强调结果控制,而质量管理则强调过程控制,如全面质量管理、西格玛管理都是在过程的基础上保障目标的实现。在过程管理中,要注重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营造组织文化,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个人的创造能力。

(三)选择优秀的领导者

领导者的个人精神、能力和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重大管理改革和技术变革,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都需要领导者的全力支持。各组织领导者具有四个重要职能:第一,用人。做好伯乐,能够发现和选用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第二,决策。在重大决策中为各组织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第三,建立规则。通过

规则来形成具有公正和效率的秩序。第四,构建各组织文化。提出和建立共同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

先进的管理思想需要先进的管理技术、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沟通的速度、降低成本,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人的能力和改变传统观念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当前大多数信息系统之所以失败,主要的原因是人的观念和技术能力不能适应,但关键是观念问题。通过组织制度建设,机制建设,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目的是促进组织的目标协同、功能协同、行为协同、观念协同。

此外,建立压力传递机制,促进信息对称,使全体组织成员感受到来自于集体目标的压力,共同承担组织发展的压力。在这里特别强调组织成员与组织领导的协同,需要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现组织协同机制,需要把思想和方法,过程和结果,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薛天翔.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理查德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阎海峰.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创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陈洪浪,卓绍斌,李金燕.组织有效性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