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复杂创面修复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复杂创面修复的效果观察

陈龙李文杰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北京100000

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参考资料。方法:选取收治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一致,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伤口的恢复效果以及创面伤口发生感染等情况。结果:两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创面面积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从创面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生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用于复杂创面修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复杂创面;修复效果

深度烧伤造成的复杂创面很容易诱发创面感染,临床既往使用清创换药的方法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再借助于皮片移植或者是皮瓣转移的方法来封闭创面。这种传统的换药方法一方面存在耗时多、费用高的缺点,另一方面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借助于负压引流实现敷料的覆盖与封闭,以此来对创面组织、外露的骨关节起到保护效用,防止细菌诱发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1]。本次研究就以我院收治的66例复杂创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33例患者中,女性15例,男性18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2.73)岁,观察组33例复杂创面修复患者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在21~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2.1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皆予以敏感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控制,并做适当的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方式。观察组:于麻醉下,将患者焦痂切除掉,并对创面存在的异物、异物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进行彻底清除掉,充分开放死腔。依照患者创面大小、形状,取相适宜的负压封闭引流泡沫敷料,先用医用酒精对刨面周边的皮肤做彻底清洁处理,在创面不再发生止血之后,把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于创面之上,如情况所需,还可使用三通接头把各个引流管相连接起来,材料的边缘与周围正常皮肤做缝合、固定处理,使用半透膜封闭引流敷料,把全部创面都覆盖住。硅胶管使用“系膜法”穿出泡沫敷料,方法为:先取半透膜封闭无引流管把创面边缘做引出处理,之后把泡沫敷料处的薄膜两侧粘贴成系膜的形状,边缘处与皮肤相贴合,以此来避免引流管出薄膜处发生松动问题。引流管和负压吸引器相连接,调节负压压力在100~125mmHg,对封闭是否有效,判断标准为:负压引流敷料发生显著塌陷,薄膜下未见有液体集聚[2]。在负压封闭引流的5~7d后,将敷料拆除掉,并对创面的清洁程度、是否发生水中、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情况良好,便能做下一步的植皮,如果创面还是不新鲜,那么继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5~7d,之后再做常规植皮。于植皮之后,再使用敷料进行覆盖封闭,并在负压封闭引流之后的5~7d,拆掉敷料,对创面做换药等处理[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情况比较如下表: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日渐增多,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病例的好转,负压封闭引流术逐渐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依赖。复杂性创面是由于各种外界因素比如重物砸击、交通事故或者是火灾事故造成的皮肤创伤,传统的创面伤口治疗容易造成创面伤口感染和引发并发症,因而不能彻底改善复杂性创面伤口患者的临床病症。然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复杂创面修复却能改善这一漏洞[4]。

在上述试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复杂创面修复患者治疗后的创面面积(2.8±1.4)cm2,明显低于对照组(8.7±4.8)cm2,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33例患者中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后,发生感染2例,感染率为6.06%;出现并发症3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发生感染7例,感染率为21.21%;出现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从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用于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进一步用于复杂创面患者的伤口修复。

参考文献:

[1]赵万秋.封闭式负压引流对组织愈合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军医,2016,8(03):68-70

[2]马明.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02):101-103.

[3]朱文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创面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5,11(04):203-205.

[4]邹晓防.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16,12(04):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