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弊端与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弊端与应对措施

邓哲

邓哲(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有着传统学习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所存在的弊端,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去克服种种弊端。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弊端;应对措施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比较于传统环境下的学习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传统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总是以评定的标准为方向的,我们的评定标准目前来说是纯知识型的,考的主要是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都限制在标准答案的圈子里,不利于学习者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发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育体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能够适应21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育体制和模式。通过网络,教师可利用远程资源在网上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授课、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试、统计分数等。远程教学延伸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一方面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另一方面使得有限的优秀师资得到充分利用。尽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有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改善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等诸多优点,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弊端更不容忽视。

第一,互联网对学习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的威胁。

互联网丰富却庞杂,良莠并存,许多以黄色、暴力、政治反动等为内容的灰色信息,完全暴露在学习者面前,由于某些学习者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长此以往,对于某些学习者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势必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造成学习者信仰的缺失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互联网使许多学习者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学习者荒废学业。

大学学习者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是最渴望能与同龄伙伴交流。然而,现实社会对这一渴求的供给与满足非常不够,一旦接触网络,他们就可以任意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通过上网制造出来的虚拟来弥补,从而造成他们人格社会化的严重不足。极易形成心理错位以及行动失调等问题,甚至失去与现实社会的亲和力并可能引起学习者现实生活中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第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当前,网络对学习者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

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欺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暴力对学习者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学习者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学习者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学习者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搞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企业“三驾马车”的作用,全面规划,统一建设标准,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网络由单点应用向“相互共享、互联互动”多点应用的根本转变。

其次,大部分学习者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摄取知识、学习做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的。因此,我们要为他们在校园里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

第三,加强对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育。

信息素养是处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在学习者信息素养培育方面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和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学习者信息素养教育的进展缓慢。能否切实加强对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育,关系到学习者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学习者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育,应注意培养五种能力:

一是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是科学认识、评价信息的能力;

三是吸收、积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是驾驭信息和创新的能力;

五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能力。

第四,要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众多原因,目前学习者上网寻求信息资源陷入了两大困境:

一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却要忍受着知识的饥渴”,在网上找不到更多为自己所用的东西;

二是“不能够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准确、及时、有效地找到与自身信息需求相关的、适合的信息”。

学习者网上信息资源匮乏已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为了让学习者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在网络社会中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切实把网上学习信息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投入大成本搞教育信息资源开发。

第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指导网络环境学习教育工作者队伍。

网络对学习者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是学习者必须应对的巨大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良好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引导学习者在网络的“摇篮”中健康成长,是网络时代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授人以渔”,要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网络时代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自身素养培育的意识,积极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网络技能。多从网上搜索有助于学习者健康成长的网站和信息资料,并定期推荐给他们。对网络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防范意识,找到对策,提前给学习者“免疫”;要培养自己敏捷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维力。